中国式商德

中国式商德
作者: 刘振芳
出版社: 中国长安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中国式商德
ISBN: 978751070548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 个 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这句惊世骇俗的名言回荡了2000多年,然而, 地球仍没被撬起,原因很简单,没人给他他要的那个“支点”。在商场, 乃至尘世问的各个行业,类似的“支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但要想得 到它,只能靠自己去找,找到了,还必须执心决断,持事振敬,百折不 挠。唯如此,才能撬动你预期的“地球”。 商界中人,不乏聪明者。但是,抱怨生不逢时、没有商机的大有人 在;惋惜自己错过了某某商机的大有人在;抓住商机却半途而废的大有人 在;事后诸葛亮总吃后悔药的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皆是缺失肃德之 过。我刘氏家族四代经商,在这方面颇有心得,既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亦 有必须汲取的教训。 我的祖父名刘忠志,出生在山东省章丘县,与一代商圣孟洛川是同 乡。清朝光绪年问,山东持续受灾,饿殍遍地,赤地千里,草木皆枯,一 派令人触目惊心的惨状。据我祖父讲,为了不想在山东饿死,在求生欲望 的支撑下,刘家人踏上了“闯关东”的征程。一路上走走停停,用了两 年多时间,最后落脚在吉林省双城厅(当时双城市隶属吉林省,建制为 厅),那时节,哈尔滨还是个船口,为双城的边鄙荒郊。 受孟洛川的影响,祖父一心想当商人。落脚双城后,在城内顺吕德 学徒。顺吕德虽然不是最大的商号,但在清末民初却培养出了“三大名 徒”:一个是谭耀庭,山东文登人,精于计算,民同初年曾蝉联双城商会 会长;一个是邹德升,辽宁海城人,以勤俭著称,成为巨富后简朴如乞 丐,后来信教,成为真耶稣教会东北监督,即雅各长老;一个是我祖父, 祖父的特点是善于捕捉商机,敢作敢为。祖父出徒后,最初选择的行当是 经营菜籽。菜籽的顾客是贫苦农民,利润很薄,但市场广阔,老人家信奉 “一分薄利吃饱饭”的信条,买卖十分红火,也积攒了不少银两。 清末民初,中东铁路从双城穿过,商界巨擎、城议事会会长王庆发 等人,为了挽回权利,方便交通,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便发起 创办马拉轻便铁路股份公司。历时数年,多次与俄人把持的东清铁路局交 涉,总算达成协议,宣统三年,开始募股集资。这不啻是一项风险极大的 投资,稍有闪失,所有的投资就会打水漂。因此,官府和商会多次开会, 宣传其好处,极尽口干舌燥,人们仍犹豫观望。我祖父认为这是一个好商 机,不怕倾家荡产,把全部积莆一股脑地投了进去,成为小门小户中唯一 的大股东。 民同元年末,当铁轨即将全部铺就之际,突然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毁 路风潮”,五镇三乡的农民像洪水一样涌入城内,疯狂地拆扒铁道。省、 道、县三级官府弹压不了,束手无策。眼看马拉轻便铁路功败垂成,30万 股本付之东流,不到50岁的总经理王庆发忧愤而死,主持募股的前清武举 人、商界巨擘赵恩科病入膏肓。幸亏教育界名流关毓谦等仗义执言,力挽 狂澜,才使得轻便铁路于民同二年通车。小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马拉火 车不仅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也拉动了地方经济,当时,吉林省仅有两个 一等县,一个是长春,一个是双城。于是,马拉轻便铁路公司成为双城第 一大实业,红利高达30%以上。祖父活着的时候,常常回忆当年扛着麻袋 入股的豪迈和第一次分红时的壮观。 祖父的回忆在当时哈尔滨的一份旧报纸《滨汀时报》中得到了验证, 据载:民同三年九月一日,轻便铁路公司隆重召开股东分红大会。公司宣 布:自上年八月起至本年七月止,净剩红利10万吊,每股分得红利27吊 多,效益极其客观。股东个个喜气洋洋,末入股者后悔不迭。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