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3.60
折扣购买: 喜乐瑜伽(精)/瑜伽文库
ISBN: 9787220110337
超越五鞘和悲喜 粗身鞘、能量鞘、心意鞘、智性鞘与喜乐鞘这 五鞘是我们感受悲喜的主要中介。唯有超越五鞘, 我们才能超越悲喜。 我们人在宇宙中出现,我们在这个生活世界中 不断追求喜乐。如何追求快乐呢?传统佛教寻求涅 槃,传统基督教寻求天堂,传统道教寻求成仙得道 ,传统伊斯兰教寻求乐园。《奥义书》教导说,追 求喜乐不是要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也不是在这个世 界中的某个地方,而是就在这里、就在当下。 人的喜乐来源是梵,这个梵和这世界密切相关 。有人说,除掉名色的这个世界就是梵,梵是加了 名色的世界。回到人身上,梵本身就是喜乐,所以 喜乐要立足于我们的生命体。作为人我们有五个层 面可以感受到喜乐。《奥义书》里说:“食物就是 梵”,食物构成了我们的身体。一切众生都从食物 中成长,食物是宇宙中循环往复的,空气、水、五 谷、植物和动物这一切都能被当作食物,食物是我 们感知喜乐的方式。但仅仅靠吃食物能经验到梵乐 吗?显然还不够。进一步我们感受到“能量就是梵 ,气就是梵”,来自宇宙的阳光带来的能量是梵, 气息是梵,众生在气息中产生。我们都拥有小小的 能量与气息,同时依赖更大的能量和气息而生存。 我们的小气息与宇宙的大气息相连,庄子说“通天 下一气耳”,整个宇宙就是一股气息、一股能量。 通过经验气息和能量,我们感受梵乐。 超越能量的身体,我们又会认识到“我们的心 意也是梵”。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我们从小不 断接纳各种信息、思想,从而成为社会化的人。成 为人的过程就是不断接纳心意的过程。我们生活在 心意的世界、观念的世界。人与人的交往是心意的 交往。我们通过心意感受到世界和宇宙的美好,通 过世界的美好感受到梵和梵的喜乐。这也是我们人 与动物所区分的起始部分。 我们不能停留在心意(鞘)上。我们要走向更高 的层次,即走向智性鞘。对智性的认识很重要。不 仅世界的奇妙要通过智性鞘发现,宇宙的架构通过 智性鞘来认识,智性鞘也是灵魂的居所。我们同样 不能执着于智性鞘,我们还需要继续前行,到达我 们人人都希望达到的喜乐鞘。喜乐是爱的源泉,真 喜乐超越粗身鞘、能量鞘、心意鞘、智性鞘,甚至 喜乐鞘,因为喜乐鞘本身还不是至上之乐本身。喜 乐超越一切,这是我们常说的“爱超越一切”的基 本蕴含。这个爱有对自身的爱、对周围人的爱、对 社会的爱、对自然的爱、对宇宙的爱、对众生的爱 及对梵之爱,最后我们要爱“爱之所爱”,就是爱 这个爱本身,这个爱也就达到了“圣爱”的境地。 这爱是源头。爱就是梵(Brahman)。当你分享这宇宙 的大爱时,你将被这个爱彻底融化。 《潘查达西》的作者斯瓦米·维迪雅兰亚(S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