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120.00
折扣价: 74.40
折扣购买: 苏东坡传(共3册)
ISBN: 9787570208227
许葆云,当代传统文化学者,历史小说作家,《今古传奇》专栏签约作家,著有《***》《谋略就学李鸿章》《升迁就学曾国藩》《经商就学胡雪岩》《回到伊犁》《喋血五*》《**的舰队》《无声的**》《铁血忠魂》等作品。
从章惇那里回来,苏轼心情如常,中午吃了碗粥,正想睡个午觉,在雷州的一位朋友范冲飞跑进来:“夫子让我问秦少游的消息,**刚听说:秦少游十天前病死在勾栏里了!因为没有亲眷,临终留下几个钱,请人把他的棺木运回家乡,今早已经动身。” 见了章惇苏夫子不恨,可听说秦少游去世却不能不悲,忙对范冲说:“帮我雇一辆车,咱们追上去拜祭一下也好。”范冲跑出去雇车,苏学士本想写个挽词,可心里难过,竟写不出,拄一根竹杖上了马车,顺着官道追了下来。因为事急,马跑得飞快,车辆颠簸异常,苏夫子坐在车里东倒西歪,苏过怕父亲*不了,叫马车走慢些,苏轼又不肯。就这么不顾性命地狂奔了二三十里,仍没见到运棺木的车辆。忽然车子一晃停了下来,苏过忙探头问车夫: “怎么停了?” 赶车的回头说:“前头是岔路,往左是去化州的,往右是去廉州的,不知该走哪条路。” 听说这话,苏轼忙让儿子搀着下车,只见前头两条大路一左一右,就问车夫:“回中原走哪条路快?” “一样。去廉州路近,但不好走;往化州多走几十里,道路平坦。” 给车夫一说,苏夫子也糊涂了。在路口上愣了半天才明白,这是老天爷有意阻止他吊祭秦少游。至于为何要阻他的路,苏夫子却不知道。 老天爷与他为难,也不是这一次了。苏轼无法可想,只能“逆来顺*”,见路边有一所没人住的破房子,就走过去在山墙的阴影里坐下。车夫急着回雷州,在边上催,范冲忙说:“先生年纪大了,*不得颠簸,歇歇再回去。”顺手塞给车夫几个钱,这人才不吵闹了。 苏轼坐在半堵残墙下,浑身筋骨酸疼,好像散了架一样,心里恹恹,脸色灰暗。苏过在边上陪着,想劝父亲几句又不知说什么好。就这么坐了小半个时辰,又有一辆马车沿官道飞驰而来,恰好也在这岔路口上停住,一个小*头和车夫说了几句话又钻进车里,良久没有动静。 好半晌,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子从车里下来,小*头提着篮子跟在后头,走到路口,那妇人在路当中蹲下身,从篮里取出几样水果摆了起来,似乎祝告了几句,拿一沓纸钱一张张焚化。苏轼愣愣地看着人家烧纸,忽然心中一动:这女子祭的难道是秦少游?这一想不由得站起身,正要上前搭话,那妇人已经烧完了纸,低着头回到车上,马车转头回雷州去了。 这女子忽来瞬去,苏夫子后知后觉,想问的话也没问到,慢慢走上前,只见纸灰一簇随风吹散,灰烬中似有一件东西没有烧尽,俯身拾起,是半把残扇,扇子上画着富贵牡丹,背面是两句诗:“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这女子真是来祭秦少游的。 到这时苏子瞻恍然大悟!原来老天爷知道这老头子没力气追上秦少游,所以让他在此等候,专门送这件“信物”给苏翁吊祭。 想到这儿,东坡居士淡然一笑,口中喃喃道:“……总是捉弄我。”把半截断扇放在一块石头上,冲着它拱拱手,算是拜别了秦少游,就地捡块灰炭,走到半堵残墙边随手写了两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写罢自己看了一遍,点头笑道:“一生写诗词,没有这么好过。”拍拍手上的灰,也不问东西南北,只管顺着路向前走去。 知识阶层传承千年的理想人格 王国维、林语堂、余秋雨、郦波等历代文人推崇备至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追求,苏东坡则把这种追求做到了**。他入世,所到之处皆留下桩桩政绩,屡遭挫折而不消极**;他出世,皓首苍髯仍不失天真率性,决不以随波逐流移其本心。出入之间,苏东坡成就了大智慧,达到了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