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男孩

稻草男孩
作者: [美]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著 [美]大卫·迪亚兹 绘
出版社: 江苏少儿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稻草男孩
ISBN: 9787558416262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是美国儿童文学界的传奇。她在短暂而辉煌的创作生涯中,为孩子们创作了一百多本童书,其中包括《逃家小兔》《晚安,月亮》等极其经典的图画书作品。她从来没有结过婚,也没有自己的孩子,却对孩子,特别是幼儿期孩子的心理、情绪和兴趣有着深刻的认识。她擅长用精简、游戏性、有韵律的优美文字来铺陈故事,不但能深深打动孩子的心,更能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创作出自己的诗文。她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畅销不衰的儿童读物,对以后的许多图画书作者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大卫·迪亚兹,美国童书插画家,曾以《烟雾弥漫的夜晚》一书荣获凯迪克大奖。1960年生于纽约,在佛罗里达州南部长大。在一年级时,他就发现自己热爱绘画,但是父母并不支持他对艺术的爱好,因为他们认为艺术家们都需要忍受各种不稳定与不确定,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生活。迪亚兹十六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从此,他开始把绘画作为表达、疏导自己情绪的方式。在高中阶段,由于一位老师的帮助,迪亚兹参加了绘画比赛,并获奖。后来,迪亚兹搬到了南加利福尼亚生活,成为了平面设计师,并开创了自己的公司。

内容简介

美国儿童文学界的传奇,玛格丽特·怀兹·布朗重磅作品! “稻草人”的象征意义 你知道稻草人是什么吗? 你见过稻草人吗? 稻草人是做什么用? 农田里为什么要放稻草人呢? 在传统农业中,稻草人是立在田地里,用来驱赶鸟类的东西,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见过,但顾名思义也可以知道,它是用稻草扎成的人偶。 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都有着稻草人的形象,比如叶圣陶的《稻草人》,还有莱曼·鲍姆的《绿野仙踪》。稻草人往往象征着朴实、勤恳、默默守候的责任……而《稻草男孩》这个故事的主角,不仅继承了“前辈”们的品质,还演绎出了独属于自己的活力和追求! 文字的节奏,图画的魅力 作者的叙述方式舒缓悠然,用重复的对话、有来有往的节奏,营造出一种传统童话岁月悠长的氛围,极好地契合了故事主题。 插图大量使用明亮的黄色、橙色,自然而朴实,如同将温暖的阳光铺洒在读者眼前。稻草人与玉米田的颜色相呼应,衣服的蓝色、乌鸦的黑色又在基础色调的衬托下格外突出。稻草人的形象与表情极尽夸张,对孩子来说却不可怕——那是滑稽的鬼脸。 学习与成长 稻草男孩是怎样从只能待在家里的“小屁孩儿”变成能够独自驱逐乌鸦的“大小伙子”?我们可以看到他整个成长的过程。 最初,稻草老爸总是说孩子太小,不能去赶乌鸦,但他会在辛苦工作一天之后,回家教儿子如何扮“凶脸”,而稻草老妈也会在一边陪伴他们。 后来,稻草男孩终于偷偷溜出家门,要去玉米田里找乌鸦斗一斗。 这多像是叛逆期的孩子,渴望自己做一些更棒的事情。他成功了吗?当然,因为稻草老爸教的东西,他早已牢记在心。不过,过程也没那么一帆风顺,且看故事是怎样讲的…… 亲情与传承 父母总是觉得孩子“还小”,而孩子总是等不及长大,渴望摆脱父母的保护,去独自实现自己的价值。 让我们即使原地不动,也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安全的是亲情;但让我们勇敢走向成功的,却首先是来自家庭的经验、知识与技能的传承。 就像这个故事里,在稻草人之间代代相传的“凶脸六神功”,最终吓跑了大乌鸦。那可是稻草老爸用心传授的“武功秘笈”!他小时候,一定也像稻草男孩一样,跟稻草爷爷学了好久。而那时,稻草爷爷才是每天早出晚归,在农田里驱赶乌鸦的“大人”——比起“言传”,或许“身教”更加重要吧? 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绝不是父母主动给孩子制造困难,甚至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而是鼓励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真实的挫折时,摆正心态,接受失败,改进方法,吸取经验,从而得到真正的进步。 成长不是一步到位的,它需要多次试错与改变。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爱与支持,恰恰是孩子“打败”挫折的大好“武器”。在这个故事里,稻草老爸和稻草老妈给我们作出了优秀的示范,而孩子们最终超越自我所展现出的力量,也绝对会出乎每一个成年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