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先智论痰瘀

邹先智论痰瘀
作者: 陈培亮,周月红,邱晓年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邹先智论痰瘀
ISBN: 9787568058292

作者简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专业委员会理事,浏阳市第一批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湖南省第二批基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湖南省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经典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经典与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经典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医养照护及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南中西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沙市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浏阳市中医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

内容简介

痰瘀合邪为病,单祛痰则瘀血不化,单化瘀则痰浊不去。因此,患者有痰瘀同病的情况时,必须权衡痰浊、瘀血之轻重,并用化痰祛湿、活血化瘀之法,称谓痰瘀同治。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痰瘀同治之法运用于临床。如辨证治疗胸痹心痛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方中瓜蒌实、半夏有化痰之功,桂枝、白酒则有温通血脉、祛瘀之效。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中用辰砂远志丸治惊悸头眩,方中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化痰,川芎祛瘀。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中治疗痈肿的仙方活命饮,方中既有活血化瘀的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又有化痰的贝母。元代朱震亨的《金匮钩玄》中治疗痛风的上中下通用痛风丸,方中有祛痰的天南星,又有祛瘀的白芍、桃仁、红花。清代王维德所著《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阴疽的小金丹,方中有木鳖祛痰毒,五灵脂、乳香、没药祛瘀。以上方剂中,既有化痰之药,又有祛瘀之品,化痰与祛瘀兼施,体现了痰瘀同治的配伍原则。 邹氏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一些疑难重症,从痰瘀论治,往往能大大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如通阳化痰消瘀治冠心病,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温胆汤,或芎归散加减治疗效果更佳。痰瘀阻滞经络之中风,邹氏主张将痰瘀同治与益气相结合贯穿始终,治痰勿忘祛瘀,祛瘀勿忘逐痰,只有痰化瘀消,经隧畅达,气血流通,正气充盛,则诸症自除,方以补阳还五汤合茯苓丸加减治疗。痹证日久,经脉气血长期不得通畅,经络之气痹,营血之行涩,而产生瘀血与痰浊,非一般祛风散寒除湿之剂所能奏效,方用身痛逐瘀汤合小活络丹加减治疗,药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通络,制南星、川乌、草乌温经燥湿活络,祛经络之痰。再如治疗肿瘤疾病,邹氏针对肿瘤因气滞血瘀,瘀血内阻,久而气血痰浊凝聚而致肿块的病机,而应用活血祛瘀化痰的治疗方法,“补不足,损有余”,给予益气活血、祛瘀化痰的方法,同时扶正,给予人参、黄芪提高机体免疫力,用夏枯草、丹参、黄芩、白花蛇舌草、三棱、莪术、生蒲黄、钩藤、玄参、海藻、甘草治疗顽痰死血凝结成癌,疗效显著。 1.传承性:本书致力于对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临证心得的系统研究总结。并且内容的编写由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及继承人共同完成。对于后世医者学习祖国医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2)实用性:本书以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专长为基础,重点介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临证颇具效验的数个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临证经验以及具有推广学习价值的经验方或者独特技术方法。贴近临床工作实际、贴近读者需求,具有一定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