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越崎与绍兴纪念馆

孙越崎与绍兴纪念馆
作者: 编者:民革中央宣传部|总主编:刘良翠//邵丹峰/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孙越崎与绍兴纪念馆
ISBN: 978752340472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二章 激荡时代爱国学 子 孙越崎为孙绳武长子,6 岁入读私塾时取名孙世棻, 祖父请了先生来家里教书。 13岁时他给远在黑龙江的父 亲写信,盼能去山外读书, 但祖父希望长孙能留下继承 家业。孙延昌回信让他服从 祖父安排,孙越崎只得在家 务农。1908年秋,祖父病 逝,孙越崎在父亲和叔父孙 翼庭的支持下,于1909年 第一次走出大山,走进绍兴 城,并考入民国时期教育界 名人杜海生1909年创办的 山会初级师范学堂(即今天 的绍兴文理学院),孙延昌 为其更名“孙毓麒”,意为为 国建功、名垂青史。 16岁的孙越崎,在班上 年龄最大,却不识钟表,不 懂“星期”,衣着旧式土气, 常被同学取笑,全班62人, 期末成绩张榜出来,他排在 第61名。到了暑假,他在家 发奋苦读,研习各门功课, 特别是父亲留下的南宋吕祖 谦所著《东莱博议》。这是 吕祖谦在读《左传》时对其 中的人物或事件所发表的议 论,后人多以此为学习写作 的教科书。开学老师布置的 第一篇作文是《特立与独行 》,他随手加了副标题“茑 萝与乔松”,文章一气呵成 ,大意为:茑萝美丽,婀娜 多姿,但须攀附乔木,乔松 粗糙,却挺拔独立,直上天 空,我们要做乔松,不当茑 萝。班上是按得分顺序发作 业,这次老师第一个点了“ 孙毓麒”,全班同学都惊讶 了。老师给的评语是:“才 大气大,文亦足以举之,孙 郎的确不凡,孙郎其勉之。 ”由于学习刻苦,此后他的 成绩一直位居前列。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 爆发,孙越崎剪掉了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