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都知青

夏都知青
作者: 编者:刘会远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79.80
折扣价: 51.10
折扣购买: 夏都知青
ISBN: 9787520706735

作者简介

刘会远,出生于1948年,曾是铁路文工团编剧,在经济改革的时候,开始了大胆的戏剧改革。1982年,有刘会远参与的中国第一部小剧场戏剧《绝对信号》在首都剧场小剧场公演。《绝对信号》已被载入中国话剧的史册。1985年创办深圳大学大众传播专业,90年代转而研究区域经济、地缘政治。现为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九藤文化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内容简介

似水流年 那年,那月,那山,那水,那袅袅的炊烟,那夕阳余 晖下的柴门,那洒向大地的汗水,那被风干的眼泪,都滞 留在遥远的记忆…… 插客歌 李丹钢 关于插队,过去了半个世纪,很多事在记忆中淡化。 好在从初二开始我有了作诗填词的兴趣,每逢激情,便以 之抒发或宣泄情感。 一、落脚夏县阴庄(调寄卜算子,1968年12月) 昨眺玉泉云,今赏中条雪。雪景迷茫又似云,众客千 山越。 旧事远天边,异地风和月。老汉扬鞭古道狭,村舍灯 昏灭。 火车终于停下来。我们在水头车站下车,分成一群一 群的,围着行李堆儿聚起,等待分配。一拨又一拨的学生 被拉走,好像一开始是汽车,后来是马车。太阳要落了, 只剩下几个没有被拉走的学生群了。我望着远山,老乡后 来告诉我那叫中条山,再后来我又知道那里曾经发生过惨 烈的抗战战役。远山蒙蒙,披着雪,这让我想起小时经常 看见的万寿山和玉泉山上的云。 记得在火车上,那天时近傍晚,石战中忽然跑到我和 张嘉林的座位旁,附近还有袁进文。石战中说,有人在找 军宣队,要求分到富裕的平原地区,让把咱们分到贫穷的 山里,问我怎么办。我说:“那我们就要求分到最深最远 最艰苦的山区去,让他们去富裕的平原。”张嘉林和袁进 文也同意。石战中、贺宣化又去找邹建平、迟柯达他们商 量,大家想法一致。这样,临时结成了一个境遇相似、经 历相同、又有共识的群体。我们去找军宣队表态:好地方 让他们去,我们去最差的。军宣队负责分配的人有点错愕 ,反复问每个人的意见,然后慎重地把我们的要求记了下 来。因为有这段插曲,所以此刻站在水头站,我们所预期 的,自然是去深山老沟的车了。 太阳只剩半个脸时,好像就剩我们这一堆人了,接我 们的马车终于到了。邹建平要我代表大家向老乡表态,推 辞不掉,又缺乏豪言壮语的底气,说了几句应景的话,大 家就上车了。马车在丘陵古道上颠簸,老汉时不时扬起马 鞭晃一晃,天色渐渐暗下,月亮爬上来。月亮的面孔与在 北京看到的一模一样,但是看月亮的人已经在北京西南千 里之外了。我们也不知道马车摇摇晃晃走在哪里,好像时 间不算太长,刚才还在模模糊糊的山丘小道上行进,不一 会儿,就沿着平原土道进入了一个村子。村头人家的大门 还没有关上,可以透过窗纸看见土坯房子里一闪一闪的昏 暗灯光,昏灯在萧瑟寒冷的冬季,透出一丝生气和温馨。 我被这古老的村景所吸引。 马车停下来,我们到了知青点。 我一时回不过味来:这不是深山老沟啊,这好像是丘 陵和平原的交汇处。 第二天早晨,我们登上村北的凤凰岭山腰,才发现这 个村子坐落在平原,或说坐落在很大的盆地北面,村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