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社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30
折扣购买: 浮嚣与宁静(人生哲言录2)
ISBN: 9787520327312
张学广,19**年生,教授,哲学博士,西安邮电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兼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分析哲学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出版《维特根斯坦:走出语言囚笼》(1999)、《维特根斯坦与理解问题》(2003)、《语词和对象》(2005)、《语言与哲学问题》(2011)、《二十世纪分析哲学》(2014)、《维特根斯坦》(2015)等著译作10部,诗词集《四时微吟》1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社科基金等各类课题10余项。
**章 历练 **节 快乐与痛苦 生命的主旋律是快乐,忘记快乐的人便远离了 生命。一个充满快乐的人,世界都属于他。一个充 满悲伤的人,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世界上没有什 么应该属于自己,每一份遭遇都弥足珍贵。当一个 人失去的时候,他同时也在获得,只要看看硬币的 另一面。如果你把快乐装在心中,恶神厉鬼也会敬 你三分。如果你只想着过去的倒霉事,好的运气也 会绕着你走。我们可能失去很多,但**不能失去 的是快乐的心情。我们可能得到很多,但是没有快 乐的心情,世界于我何干? 只要往生命深处想,其实没有什么难处过不去 。可以得到的自然会来,还没有得到的也许正在路 上。冬雪的季节,何必为春天的花落和秋*的叶黄 而忧烦?在浮躁的利己主义时代,我们在收获物质 却在丧失快乐,丧失那种恬静的、发自内心的精神 快乐。在时间快速翻动的节点,问问自己:快乐是 否还守在家园? 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快乐并不由我们自己作主 。让自己有一个快乐的心情,起初是一个生命本能 ,*终应该是一种生命了悟。但是,在中间的漫漫 人生中,我们只能靠默默地提醒自己。那种快乐多 少带些黑色幽默,多少带些无奈和忍耐。我们离大 部分人都发出灿烂笑容的时代还很远,如果没有低 下头来努力,一百年后的人们又怎么能比我们*快 乐呢? 快乐是人生索解的重要目的,尽管不是**目 的。快乐是生命质量的重要标尺,尽管不是**标 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快乐不起来,又有什么资 格让他人快乐?如果连自己快乐都做不到,还能有 什么大的用处? 快乐应该是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在起点和终点 之间,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经历,一方面是资源 和动力;另一方面是弯路和障碍。活着需要有前行 的动力,也应该克服难料的障碍,从而形成或愉快 或痛苦的体验。这些体验,若是不能消化、吸收, 会是陷阱,若是化解、**,会是阶梯。 一个人经历多了,心上会长满老茧。不时查看 它们痊愈的程度,既是在关心伤口,其实也是在哀 怜自己。伤口真正痊愈了,就不会再去关心。人的 注意力只在有问题的地方,你越是在意,就说明问 题越大。但是,你不可能做到一开始就不在意,因 为疼痛就在那里,它们要求得到尊重和安慰。所以 ,对于自己的经历要有恰当的态度,既不有意加重 ,也不无谓减轻。 我们跟一件事情的距离,影响我们的判断角度 和控制能力。对于那些不带情感的事情,我们可以 尽量靠近,以便看得清楚,像科学研究一样。但是 ,对于带有情感的事情,我们*好不要用显微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