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伤寒论(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作者: 责编:宋凤娣|校注:李心机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2.50
折扣购买: 伤寒论(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ISBN: 978710115693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 之,愿闻其说。 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①,身体疼,病人 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②,知其差也③。何以知 之? 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 者④,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 ,今脉浮大,故知愈也。[3] 【注释】 ①苦发热:发热很严重。苦,很。表示程度。 ②沉而迟:此指脉由浮已变化为不浮,不浮曰“沉 ”。脉由数变化为不数,不数曰“迟”。此是对比而言 。表达的是过程与动态。 ③差:同“瘥”。病愈。 ④浮而大:此指脉由沉而变化为“不沉”,不沉曰 “浮”。脉由小细变化为“不细”,不细曰“大”。此 是对比而言。表达的也是过程与动态。 【译文】 问道:医术高超的医生望病人的气色就知道病情, 医术一般的医生询问病人或其家人才能知道病情,医术 初浅的医生需要通过按脉才能知道病情。学生希望老师 讲讲其中的道理。 老师道:病家人请医生去看病时说,病人发热很严 重,身体疼,但能够安然躺卧。医生到了病家诊脉时, 病人的寸口脉不浮不数,由此知道病人将要痊愈。怎么 知道的呢?如果表有病,脉象应当浮大,现今脉象反不 浮不数,所以知道将痊愈了。假如病人说突然腹内疼痛 ,病人能够端坐,医生到了他家诊脉时,他的寸口脉不 沉不细,即知道他的病将要痊愈。怎么知道的呢?如果 脏腑有病,脉象应当沉而细,现今脉象不沉不细,所以 知道病证将愈。[3]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①。明日师 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 ②。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③,若三言三 止,脉之咽唾者, 此诈病也④。设令脉自和,处言此 病大重⑤,当须服吐下药, 针灸数十百处乃愈。[4] 【注释】 ①烦极:此指心烦而至身躯手足躁动不安的状态。 ②处言:断言。处,断定,决断。 ③盻(xì)视:怒视的样子。盻,《说文解字·目 部》:“恨视也。”按, 钱超尘认为“盻”是“眄 (miǎn)”字之误。《说文解字·目部》: “眄,目 偏合也。一曰斜视也。” ④诈病:假装生病。诈,欺骗,假装。 ⑤处言:此处引申为声称。 【译文】 老师说:病家人请医生去看病时说:病人发热,非 常烦躁。第二日医生来到病人家时,病人向墙壁躺卧, 此是热势已退。即使病人脉象仍不平和,也可以断言, 此病已愈。如果病人面向墙壁躺卧,病人听说医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