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2.50
折扣购买: 中国和摩洛哥的故事/我们和你们
ISBN: 9787508539850
中国与摩洛哥的历史情缘和当今友谊 程涛(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原司长、前驻摩洛哥大 使) 我作为外交官在非洲常驻16年,到过40多个非 洲国家,其中摩洛哥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摩洛 哥身在非洲,不像非洲;不是欧洲,近似欧洲;是 阿拉伯国家,又不同于其他阿拉伯国家。摩洛哥比 其他阿拉伯国家更加开放,虽是君主立宪制度,但 实行多党民主;虽是伊斯兰国家,女孩子上街不戴 黑面纱,还可以穿超短裙;用餐时,同桌的你可以 喝酒,他可以与你碰杯,不过他杯子里装的是可乐 ;外国驻摩洛哥大使馆的国庆招待会上,可以上猪 肉和猪肉做的香肠,条件是你必须在猪肉制品前面 放一张猪的照片——穆斯林兄弟不吃猪肉,但对猪 的形象并不陌生。摩洛哥与中国不同制度、不同宗 教、不同文化,而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并没有影 响这个国家及其人民与中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中 国与摩洛哥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历久弥坚。 中国与摩洛哥友谊的历史渊源 中摩两国和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和深 厚的传统友谊。早在8世纪中叶,中国唐朝就有一位 叫杜环的人到过摩洛哥。13世纪,中国元代旅行家 汪大渊造访过摩洛哥。1346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 .白图泰牢记先知穆罕默德“求知,哪怕远在中国 ”的教诲,历尽艰辛到达中国。伊本·白图泰是中 世纪世界著名的四大旅行家之一,公元1304年生于 摩洛哥丹吉尔的一个穆斯林家庭。白图泰从小就十 分向往中国、印度和东方的灿烂文明。他从22岁开 始东行远游,历尽艰险,终于在公元1346年即元朝 至正六年到达中国泉州。白图泰在中国逗留三年多 ,访问过泉州、广州、杭州和大都(北京)。白图泰 的《游记》中,对泉州的记载和描述最为详尽。他 记载在泉州登岸后,受到当地人民和元朝地方官员 的热情欢迎和接待。《游记》中称泉州是世界上最 大的港口之一:“我们飘海到达中国的第一座城市 就是刺桐城(即泉州),港口很大,港内停有大船百 余艘,小船无数。”《游记》对中国的经济、社会 、文化、宗教、风土人情都有详细描述。白图泰总 结说,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大河沿岸村舍相 连,阡陌园圃纵横,较埃及尼罗河沿岸人烟更加繁 盛。他在《游记》中对中国当时已经使用石炭(即煤 )作燃料深感奇怪和赞赏。《游记》中还叙述了中国 烧制瓷器的方法和过程,说中国泉州和广州烧制的 瓷器“神奇美妙”,“是世界上最好的瓷器,远销 到印度和摩洛哥”。在著述中,他还称赞中国商业 繁荣,瓷器无比精美,绘画艺术高超,治安措施严 密等。白图泰的著述对增进中摩两国人民之间的相 互了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中国和摩洛哥的 友好往来,两国的贸易一度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摩洛哥传统建筑的屋顶和中国北方琉璃瓦的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