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伊豆舞女
ISBN: 9787510476235
作者: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作家。生于大阪。 1968 年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精神实质” 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伊豆舞女》《雪国》《千鹤》《山音》《古都》等。 译者:高慧勤(1934—2008),日语翻译家、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文专业,在日本文学研究、翻译等诸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主要论著有《自然主义与“私小说”》《忧伤的浮世绘——论川端康成的艺术世界》《日本古典文学中的悲剧意识》等。重要译著有《日本短篇小说选》《舞姬》《蜘蛛之丝》《雪国·千鹤·古都》等。先后主持翻译了《川端康成十卷集》《芥川龙之介全集》。
山路变成了羊肠小道,眼看就到天城岭了。这时,雨脚紧追着我,从山麓迅猛而至,将茂密的杉林点染得白茫茫一片。 那一年,我二十岁,戴一顶高等学校的学生帽,穿着蓝地碎白花的上衣和裙裤,肩上背着书包。独自在伊豆旅行,已经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过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宿,然后,便穿着高齿木屐上了天城山。我虽然迷恋那秋色斑斓的层峦叠嶂、原始森林和深幽溪谷,可是,一个期望却使我心头怦怦直跳,匆匆地赶路。这时,豆大的雨点开始打在身上。我跑着爬上曲折陡峭的山坡。好不容易奔到岭上北口的茶馆,舒了口气,却在门前怔住了。真是天遂人愿,那伙江湖艺人正在里面歇脚。 舞女见我呆立不动,随即让出自己的坐垫,翻过来放在旁边。 我只“啊……”了一声,便坐到上面。因为爬山的喘息和慌乱,连句“谢谢”都哽在喉咙里没说出来。 我与舞女相对而坐,挨得又近,就慌忙从衣袖里掏出香烟。舞女又把女伴面前的烟缸挪到我身旁。我仍旧没有做声。 舞女看上去像有十七岁了。梳了一个大发髻,古色古香,挺特别,我也叫不出名堂。这发型使那张端庄的鹅蛋脸,愈发显得娇小,但很相称,十分秀丽。仿佛旧小说里的绣像少女,云髻画得格外蓬松丰美。舞女的同伴里,有个四十岁的妇女,两个年轻姑娘,还有一个二十五六的男子,穿了一件印有“长冈温泉旅馆”字样的号衣。 此前,舞女一行我曾见过两次。头一次是我来汤岛的路上,他们去修善寺,在汤川桥附近相遇。当时有三个年轻姑娘,舞女提着大鼓。我不时回头张望,萌生了一股天涯羁旅的情怀。后来一次,是到汤岛的第二天晚上,他们来旅馆卖艺。我坐在楼梯中间,聚精会神,看舞女在门口地板上起舞。心想,他们那天在修善寺,今晚在汤岛,明天大概要翻过天城山,南下去汤野温泉吧?天城山路五十多里,准能追得上。就这样,我一路胡思乱想,急匆匆地赶来。为了躲雨,居然在茶馆里不期而遇, 不免有些张皇失措。 ◎内文节选2 我和荣吉始终走在前面,隔着十多米远。 “只要拔掉,镶颗金牙,不就行了嘛。”舞女的声音忽然传到我耳朵里,回头一看,她正和千代子并肩而行。姆妈和百合子还要落后几步。她们似乎没发现我回头,千代子说 : “那倒是。这话你告诉他不好吗?” 好像是在谈论我。千代子大概说我牙齿长得不整齐,舞女就提起镶金牙的事来。可能是在品评我的相貌吧。我对她们已有种亲切感,并不着恼,也无意再听下去。两人继续小声说了一阵,又听见舞女说 : “是个好人啊。” “那倒是。是像个好人。” “真是个好人呀。好人真好。” 那话语,透着单纯与率真。那声音,天真烂漫地流露出她的情感。老实说,连我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了。我心花怒放,抬眼眺望明媚的群山。眼内微微作痛。我都二十了,由于孤儿脾气,变得性情乖僻。 自己一再苛责反省,弄得抑郁不舒,苦闷不堪,所以才来伊豆旅行。别人从世间的寻常角度,认为我是个好人,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感激。群山之所以明媚,是因为快到下田海滨了。我挥舞那根竹杖,横扫秋草尖头。 ◎内文节选3 只有女人的家 同木崎老人换过房子之后,松子母女二人开始了新生活。 说是换房子,其实是松子把房子卖给木崎,自己暂住木崎原来的房子。 “让木崎先生把这房子出让给咱们怎么样?能便宜一点吧?”母亲说。 “那可不行。这房子对我们来说还是太大。我要到东京去做事,要是妈不在的话,原先只打算租间房子住住。” “我在也可以租房嘛。直到最近,一直住的,还不是破公寓房子!” 母亲的眼神显现出不胜辛酸的样子,“不过,你父亲在世的时候,一直希望能让你在原来的家里结婚来着。怪我离开家,误了你的事。” “一点都没有。误了我什么事了?要说误事,是我自己耽误了自己。” 让你结婚云云,母亲的口气松子觉得有些别扭。一甩手离家出走,却俨然又以母亲的口吻说话,松子虽然没有明显的反感,听了总归有点不顺耳。 陡然间她感到自己已完全变成一个结婚不必听命于父母的女孩子了。 “这房子,房租还没定下来呢。跟木崎先生商量过,他说不用客气了。 人家打算卖,咱们也不好住得太久。” 母亲环视了一下房间,然后说道 : “从那边的家一搬到这小房子来,行李就显得太多了。收拾了好几天,还是没处放。” “都怪妈。留在那儿,木崎他们有用得着的,就跟房子一起买下了。可您,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弄得这儿简直像个仓库。” “那些东西浸透了你爸一辈子的心血,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文不值两文地卖掉,太可惜了。过后准会后悔心疼。” “可您方才又说什么没处放。往后没用的东西还是卖掉的好。咱们俩能这样过日子,那不正是爸的东西吗?要说爸一辈子的心血现在浸透在什么地方,那正该在咱们两人的身上嘛。” “会这样认为吗?” “我爸吗?” 松子一面反问,一面不能不注意到母亲那莫名其妙的矛盾心情。 当年,何止是丈夫的财产家什,就连丈夫本人都抛弃不顾的母亲,因同绀野生活关系破裂,等丈夫死后又回到了夫家,现在把那些没用的家具全当成丈夫的遗物,满怀着回忆,备感留恋,竟至舍不得丢掉。 松子对母亲的弱点,并不想冷嘲热讽,然而,倘如父亲在天有灵,想必会苦笑的吧?不,他会微笑的。现在的松子还不认为死去的人能够责备活着的人。 “爸也希望,在他死后,我能和妈一起过。过后细想起来,爸这样说,等于是他的遗嘱。” 母亲眨着眼睛,似在找父亲的相片,目光停在楣窗上。上面挂着松子两个哥哥的相片。就像在原先那个家,把相片挂在自己卧室里一样,搬到这个家之后,母亲赶紧把两个继子的相片挂了起来。 松子也抬起头来看着,静静地说 : “家里现在只剩下女人了。” 院子下面的车站上,开往江之岛的电车已经进站。 母亲有些怯生生的样子,缩起了肩膀,一面从纸拉门上的玻璃向外面窥探,一面说 : “电车就像在地板下面通过一样,这种地方,真难为木崎先生,够能忍的。现在门关着还凑合,到了夏天,怕是连屋子里面都看得见吧?” “可不。我也那么想,还跟木崎先生说过。可他的回答,真叫人佩服。说家里没人干坏事,别人看了也不怕……” “不过,那也讨厌呀。” “想不到那些不相干的人倒真不往人家里看……” “那可不见得。着实讨厌得很哪。” “可是,木崎先生是那样一种人,一般人好像不大会给他找麻烦。” “也许是吧。”母亲点了点头说,“刚搬来时,清早每来一趟车就醒, 然后便睡不着了。可是最近,电车响人也迷迷糊糊的,还照样睡着。不论什么事,人好像很快就能习惯。” “是啊。可是,未必事事都能这样呢。” 母亲的话松子难以同意,又抬起头去看哥哥的照片。 母亲扔下自己不管的悲哀,被宗广遗弃的悲哀,父亲撒手人寰的悲哀,这种种一切,松子觉得还不能习惯似的。 即使是母亲自己,从离家出走,与绀野同甘共苦,到最后又分手,她又何尝习惯于这些悲哀呢。 每逢电车到站,母亲都要从拉门上的玻璃窗向外张望,她莫不是害怕绀野来吧? 然而,自从母亲躲到女儿家来,沉睡在女儿床上之后,眼见得日益丰腴起来,连眼神都显得神采飞扬。 有时母亲坐在松子的镜台前拔白头发。就是在父亲死后两三天里猛然间白了起来的那些头发。 显得年轻嫩相的母亲,大概不会再长白发了吧? 那时母亲在镰仓站上下车还忐忑不安的,现在在镰仓却安然平静地过日子了。 父亲和哥哥留下松子母女相依为命,彼此体贴,如今看起来她们日子过得和和睦睦。 母亲早晚打扫房间时,只要电车一来,赶紧关上拉门,松子因听了木崎的话,既不躲也不藏。也许会有乘客注目,去看那美丽而幸福的姑娘。 “妈,点了电灯,从电车里看得见哥哥他们的相片不?穿着军服照的,说不定人家认为我们是军人的遗族呢。家里只留下女人……” “女人罪孽深重,所以才留下来的吧。” “罪孽才浅呢。” 1.川端康成经典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作。 2.名家名译,著名翻译家高慧勤译本,尽显川端语言的细腻优雅。 3.“新感觉派”写作,影响莫言、余华等一代作家。 4. 朦胧的初恋,无果的暗恋,无奈的婚外恋,无畏的不伦恋……川端带你体验形形色色的爱情。 5.名家设计,素净清新,贴合作品内容和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