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越过人间荒唐
ISBN: 9787559477170
作者: 傅踢踢 青年作家,编剧、知名自媒体人、专栏作者,纪录片《鲜生史》第二季撰稿人。 长期从事文学、电影、音乐、图书、旅行等领域的写作。自媒体 “傅踢踢”,深耕流行文化和情感领域,全网阅读量逾十亿次,多次产出百万阅读量的爆款文章,全网粉丝数百万。 出版文集《谈到世界充满爱》《越孤独越自由》;参与创作图书《可以不可以》《深夜谈吃》等;舞台剧《漫长的告白》《真爱?梁祝》《周敦颐遇见盖茨比》编剧。
杜甫:彩笔昔曾干气象 当我们遥想古人时,第一反应总是定格他的形象。诗圣杜甫是怎样一副面容?清癯羸弱,愁眉深锁,须发灰白稀疏,目光眺向远方。唐代不流行45 度角仰望天空,可心系苍生的杜甫,在展馆里,在课本上,永远是一张忧国忧民的“定妆照”。 这种形象准确吗?毫无疑问。“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一年到头都在为百姓担忧,想起民生多艰就火烧火燎,正是杜甫名垂青史的原因。 可这种形象又太准确了,以至于我们常常忘记,杜甫并不是生来如此。唏嘘踟蹰的老翁,也曾是裘马轻狂的少年。 杜甫的口气之大,古往今来都排得上号。他评价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辞赋只有扬雄能匹敌,诗歌唯独曹植能接近,名士李邕眼巴巴地求着认识他,写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王翰倾慕他的才华,恨不得比邻而居。凡此种种,都指向一个目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上感君王,下正民风,天空海阔,舍我其谁。 这种狂狷,杜甫打小就已经显露迹象。杜甫自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诗书双绝也就罢了,到了十四五岁,又出游翰墨场,与文人雅士相交,斯文素著的前辈把他比作班固和扬雄。酒到酣处,放眼宇宙,杜甫的脑海中只有五个大字:俗物都茫茫。 可惜,这些话都是回首往事的时候说的。而我们都知道,“想当年”三个字一出现,潜台词就是梦想的破碎与幻灭。 杜甫的骄傲当然有依据。可才情超绝的他,并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高功伟业,说得更直白一点,他的人生充斥着磨难,个体命运的摧折又不幸和时代的骤变合流了。 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不仅是李唐王朝的拐点,也意味着当时全世界最辉煌的帝国,在长期的安宁与灿烂之后,急速坠入腐败、宫斗与战争的旋涡。成长于开元盛世的杜甫,身披旧日的荣光,心怀济世的渴望,一头栽进了颠沛流离。 失落与痛苦可想而知。好在,并不顺遂的仕途之外,杜甫的文思与诗才从未埋没。罕有的历史变局和深重的人间苦难成了诗歌的催化剂。在世的大诗人,譬如李白、王维、高适、王昌龄、孟浩然等等,或年事已高,或深居庙堂,都不像杜甫那样完整亲历了战乱与灾荒。因此,他们也无缘如杜甫一般,饱蘸血泪让诗篇淬火新生。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杜甫想攀登功名的巅峰,却沦为盛世的弃儿。被迫辗转飘零,又成就了他诗坛恒星的地位。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诗之所以能照亮亘古长夜,恰恰因为杜甫一步紧着一步,蹚过了乱世风雨。 在灿若银河、堪称“诗史”的杜诗里,与食物相关的部分或许不是广为传颂的名篇,但杜甫笔下的一蔬一饭,往往藏着我们未曾洞悉的真情。他目睹的、亲尝的、心动的、怀念的食物,也通过诗句的情思,构成了生活的色彩和时代的注脚。 杜诗不是给春风得意的少年看的。随着时日推移,岁月渐丰,我们逐渐读懂老杜诗歌里的繁复与深情。生活总有波折,生命总有波澜,人的际遇不是自我能掌控的,还好有杜甫,给我们这样的凡人,写那些沉郁而伟大的诗。 ★【以美食为媒介,串联八大文豪的沉浮人生,看他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暴捶,在尝尽人间无常后,获得重生】 北宋“美食博主”苏东坡仕途坎坷,颠沛流离的他走遍大江南北。贬谪的几十年里,他凭本事在坎坷的人生里找到“诗和远方”。 “话痨型吃货”白居易是诗人、也是美食家。“香山居士”每到一个新地方,必先尽显“吃货”本色,美食让他忘却生活的苦。 “甜食斗士”鲁迅30岁时只剩下5颗真牙,从故乡绍兴到北京,再到上海,他一路辗转“探店”。能够享受现实的美好,那些与黑暗的战斗才有意义,先生说:“我总记得我身在人间。” 本书选取我们熟知的八大文豪,从他们的盘中餐审视他们的脚底路,看他们如何越过人间荒唐,觅得人生的意义。当去寺庙上香也无法拯救生活之苦,不如看看这本书,重获直面生活的勇气。 ★【从八大文豪的笔底乾坤中看他们的舌尖岁月,感受他们的非常与寻常,品味颠簸人生中的闲与美,学做有趣之人】 从京城一路贬谪到海南的苏轼,路途中是否真的完全只有我们所知的曲折苦涩? 在《红楼梦》中写遍天下美食的曹雪芹,竟然独钟爱一样食材,甚至记录了它的“一百种吃法”?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什么都可以给儿子,唯独私藏的萨其马除外?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所认识的他们或许是严肃坚韧的,但把他们拉入人间,谈起“吃”,你一定想不到,他们有着怎样风趣可爱的一面。通过本书,我们将看到这些我们固有印象中的“铁面先生们”是如何鲜活且真实地生活着,学会让平淡的生活过得更有趣些。 ★【透过文人命运看中国饮食文化,品沉深埋心底的乡土情结】 食物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作为自然与人文碰撞的产物,其背后的故事展现了当地特有的文化习性。本书以文人作品和史料为据,透过对文人命运和地方美食的讲述,让读者享受到真实且经典的饮食文化趣味,触摸沉埋在我们心底的乡情。 在苏轼高开低走的官场生涯中,于各地辗转中,始终难忘的故乡美食中一定少不了眉山泡菜和东坡鱼,而其麻辣鲜香一如当地人的乐观和包容;身为绍兴人的鲁迅坐船卧听打桨摇橹声时,最爱的家乡美味是干菜烧肉、鱼圆和酱鸭,而这些菜肴中蕴藏着绍兴人的古朴、真挚…… ★【大语文提分必备素材!独特的切入点,写出不一样的高分作文!】 ★【全网阅读量逾十亿次,自媒体“傅踢踢”主理人全新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