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上

在岛上
作者: 复达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在岛上
ISBN: 978754773193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海岛时光 现在,我坐在“海岛时光”里,遐想。 “海岛时光”是一家咖啡馆,面海,海边大道在它门 前横穿而过。透过窗外黑蓬蓬的天空,那黑蓬蓬的天空下 ,是黑蓬蓬的海。隐隐约约的,海浪拍击堤坝的声响传入 耳边,如诉如吟。温馨的灯光下,咖啡的色泽有点若隐若 暗。加点奶,轻轻搅动,一圈圈黄白的线条慢慢回旋,飘 逸出一种令人沉思的韵味。“海岛时光”,让我产生一种 穿越时空的意绪,渐渐发酵。 蓦地,感觉海岛时光在咖啡中摇曳起来,时空交错, 在模糊中渐趋清晰。 现在,我穿越在海岛时光之中。有海就有岛。岛是海 不灭的儿子,生生不息地沉浸在海的怀抱里,无时无刻感 受着海的仁爱。这些陈列海中的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山 头,从一座岛到另一座岛,海将它们阻隔开来,一一以独 立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一座岛都有自己特有的时空 。当地球板块移动后,海岛随之产生,该有多少时光?我只 能将目光专注于我自己的岛,这个叫做岱山的岛。 我来到了老家。老家在岛的北部,一座叫北畚斗的水 库就在山岙间。小时候,我一直不知道水库边上有个新石 器时代的遗址。那些被挖掘出来的石斧、石镰、石刀等, 倘若让我捡到,我或许会像许许多多的人那样,以为它们 无非是一块不规则的石片而已,会随手丢掉。可就是那些 看不上眼的石片,让这方地域沉积了几千年的时光。 我与北畚斗遗址有什么关联?没有关联。可我又分明看 到了自己与几千年前的联结。几千年前,先人已在岛上生 存,他们拿石斧、石镰等工具生产生活。没有当初的人迹 ,怎会有今日的我们? 然而,这小小的岛上怎么会有先人居住?先人从哪里来 ?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大陆上的过客?倘若土生土长,这岛上 有酝酿人类的土壤吗?或者从海底繁生而来?倘若是大陆上 的过客,几千年前,有这般乘风而来的船只吗?我的脑海里 总是充满了疑惑。 但是,挖掘出来的先人遗物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他 们就在我老家的边上生存过,是我曾经的邻居。因为出土 的文物,我的岛便有了可以推算的历史。岛的时光就从那 时为一个起点,一路的延续下来,却又时断时续似的,犹 如岛与岛之间的距离。 我迎面遇上了徐福。 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乘风破浪下东海。他哄骗秦始皇 ,说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山上有长生不死之 药。秦皇兴奋,立即恩准。他的船队就来到了后来被誉为 “蓬莱仙岛”的岱山岛。唐开元年间,岱山已被命名为蓬 莱乡。这要感谢徐福,和他东海三神山的美丽谎言。 可是,当时的岱山由两座岛组成,东岱山和西岱山, 一条海峡将两座岛阻隔了开来。直至民国时,两座岛间的 海峡才因淤积而相连。 徐福所到达的岱山是哪座岛?他竟然捋着长须,含笑不 语。那称作蓬莱的神山是不是岱山?还是他的船队因大风影 响。 就近避风靠泊,误将岱山当作了蓬莱神山? 他依然含笑不语。 我眺望岛上的最高峰磨心山,山上绿荫蔽日,白雾缭 绕?又看看他登岸的鹿栏晴沙,阔大的沙滩浪涛翻卷,洋洋 洒洒?岛上的景象的确有种仙岛的韵味。 我理解了徐福的不语。这样的时光,只可意会,不可 言传。有了蓬莱仙岛的名讳,海岛时光便披上了一种光彩 。但是,那已是后人作为宣扬的标榜。自然,徐福的心里 必定美着呢。一口口的土灶呈现在我的眼前。沿着海岸线 ,一长排的土灶如一座座小小的土墩散布着,一只只大镬 子扣在一口口灶上。烈日下,十几个赤膊的盐民挑着木桶 ,担着海水。又有几十个盐民提着大铁铲,铲着镬子中的 海盐,或将海盐堆叠在离土灶不远的地方。每口土灶前, 一个个妇女拨弄柴火,灰头土脸。镬子里的盐粒在灼热的 阳光下泛着亮晶晶的光,刺得眼睛生痛。柴火弥漫出来的 热气,额头上流下的泪珠,时不时让人睁不开眼。几个穿 着官服的盐监像狼豹一般,盯着这些煮盐的动向,唯恐他 们偷赖,更怕他们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