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43.90
折扣购买: 经济法概论(第2版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ISBN: 9787302537892
"新编经济法参编第十三章税法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年8月 经济法教程参编第十六章票据法、第十七章证券法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年2月 成本会计 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年8月 资产负债表观在新准则会计科目设置的体现 会计师 2012(1) 限制性股票法律制度问题浅析 当代经济 2013(12) 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方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会计师 2014(2) 经济法概论 主编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8 审计调整分录与会计调整分录的特点辨析 商业会计 2014(21)"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1了解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理解经济法的概念 、特点和调整对象;掌握经济法的渊源;理解经济法与 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 2理解经济法律关系概念;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 要素;熟悉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3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各种民 事行为种类和法律效果;掌握代理权的行使;了解物权 分类,掌握物权效力;了解债的分类、保全和担保。 4掌握经济法律责任原则及承担经济法律责任形 式等,便于学习和理解以后各章法律制度和法律知识。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法是在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垄断资本主 义经济的过程中,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市场 失灵和经济危机等问题产生的。如美国1890年通过的规 范托拉斯行为的《谢尔曼法》、德国1896年通过的规范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是经济法 产生初期的重要立法。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 产生的一些“战时统制法”,如德国1919年的《煤炭经 济法》等,以及在1929年大萧条以后所产生的“危机对 策法”,如美国1933年的《证券法》等,都体现了国家对 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协调,它们都是经济法领域的重 要立法。经济法以“国家之手”和“市场之手”的结合 来配置资源,任何国家,只要是搞现代市场经济,就离不 开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则,就需要有相关的经济法规范。 在我国,经济法的真正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 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1992),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初始阶段,这时期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的转变过程,是经济法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第二阶段(1992年至今),是我国经济法勃兴和走向 成熟的时期。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全 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已经基本形成,中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 的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 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部门构成。其中,经济法 排在第四位,显示经济法已发展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 个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二、经济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 经济法的概念 法律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因此,从法学视角来 界定经济,“经济”就是指人们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 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 和。 经济法是指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主要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的、需要 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里所说的 “干预”,是指国家作为一种外在力量,主要采取间接的 "本书特点和价值体现在: 第一,注意吸纳经济法发展的新成果,既注重体现有关新的要求以及当前的实践,又着眼于经济法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注重财会类学生的教学,增加了最新会计法律制度内容,使教材兼顾现实性和前瞻性; 第二,力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吸收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三,精心设计了大量例题,在教材的每章后面都附有与实际工作接近的复习思考题,使教材内容通俗易懂,便于学习者掌握经济法课程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