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作者: 李晓鹏|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86.00
折扣价: 50.80
折扣购买: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ISBN: 978752341015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嘉靖皇帝:入继大统的藩王 朱厚照死了以后,文官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江彬抓 起来判处死刑,还把那个 葡萄牙使者也杀了。 第二件事就是确定皇位继承人。 朱厚照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兄弟。明孝宗就朱厚照 一个儿子。继承人只能在 宗室里面找。 明朝皇位继承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所谓嫡子, 也就是正妻(皇后)所生 的儿子,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在嫡子当中挑选最年长 的继承皇位;如果没有嫡子, 那就在其他嫔妃所生的儿子中选择年龄最长的继位 。 对于皇帝死后无子这种情况,朱元璋制定的《皇明 祖训》里面规定: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 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 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 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 斩奸臣……” 这个规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它是帝国制度的基石 :选择皇位继承人只能根据血统而不能根据才干。因为 血统是很客观的东西,而才干的标准太主观了:你 觉得老大有才,我觉得老二能干,谁也说不服谁, 而皇位只有一个,就会导致两 边拉起队伍以拳头论英雄,很容易引起内乱甚至内 战。 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虽然问题很多,但在古代社 会也有合理之处。这个制 度是明朝200多年政局稳定的基石。当朱厚照死后 没有儿子,也没有留下继位遗 嘱的时候,这个制度就开始发挥稳定政治的作用了 ——大臣和太后只能按照血缘关系确定继承人,不能自 己选。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度,首先要找朱厚照的儿子,然 后找朱厚照同父同母所生 的兄弟,然后找同父异母所生的兄弟。都没有的话 ,朱厚照的皇位就没法被继 承了。 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往上追溯,去找他父亲明孝宗 那一脉。明孝宗就朱厚照 一个儿子,只能继续找明孝宗的弟弟。 明孝宗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前面老大、老二 都夭折了,没有成年,也 没有儿子。剩下兴献王朱祐杬是明宪宗的第四子, 是明孝宗的弟弟中年龄最大 的。朱祐杬此时也已经死了,但他有一个儿子,而 且是王妃所生的嫡子,就是朱厚熜。因此,朱厚熜在法 理上就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伦序当立”,没有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