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教育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76.70
折扣购买: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地理
ISBN: 9787553995083
刘兴诗,著名科普作家、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协荣誉理事。出生于1931年5月8日,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校任教,被列为“北大人物”之“北大文坛”小说家行列。至今,在境内外出版图书240多本,其中包括《美洲来的哥伦布》《星孩子》《小河里的老妖精》等。获奖147次,其中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被有关机构评选为“孩子们最喜欢的科普作家”。
龙的传人 我们常说,我们是“龙的传人”。请问,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难道不是“从猿到人”,而是“从龙到人”,进化史发生了彻底改变?不是的,要解释起来,就得从头说起了。 “龙”啊“龙”,神秘的“龙”,真是朦朦胧胧,叫人好糊涂。有人猜,这是不是远古部落的图腾? 让我们扳着手指看一看,最早的那些部落都有些什么图腾吧。 远古时代,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先民依靠大自然养育得以生存,认为自然界的万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水火动物植物等一切都有灵魂、有生命,都是由神灵主宰的。于是,先民们就把这些自然万物神化为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山神、水神、火神、太阳神、动植物神等,并把他们视为自己的亲祖,在敬畏中加以崇拜,这样产生了神话,也产生了本氏族的图腾。上古时代氏族林立,图腾众多,有羊、鸟、虎、蛇、牛等。中华民族最早得到公认的图腾正是龙图腾,这应归功于太昊伏羲氏。 东夷太昊部族的图腾是鸟,被称为东方鸟族。伏羲的最初图腾是蛇,其形象是“人面蛇身”或“蛇身人首”。当伏羲部族与太昊部族融合在今周口淮阳一带时,便首创龙图腾来聚集麾下部族。“龙”超自然的力量及其丰富的内涵精神,使得龙图腾部族在发展中不断征服并接纳了其他图腾部族,致使龙图腾部族不断壮大。 我们熟知的炎帝,其部族本是从事畜牧业的,图腾为羊。炎帝部发明农业后,其部族图腾又变为牛,炎帝的形象也被描述成了“人身牛首”。后来,黄帝族融合了炎帝族,炎帝的牛图腾也融会为黄帝的龙图腾。尔后,在以炎黄二部族为核心的华夏族在对其他部族的民族融合过程中,此前无数信仰其他图腾的部族放弃了原有图腾而改信龙图腾,此前无数小国小邦小族也都认同炎黄的始祖身份汇集到华夏族。华夏族不断壮大,龙的传人也不断壮大。 “龙”啊“龙”,神秘的“龙”,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最终保存下来的文化的象征。 说起它的来历,还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 在葫芦岛市连山区塔山乡的杨家洼子,出土了两只“龙”的图案,距今8000年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龙”。在辽宁阜新也出土了一只用砾石摆出的“龙”图案,距今大约7000年。考古学界认为,这两只“龙”都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辽西文化”。古人类学家说,人类起源悠久,有好几百万年,七八千年算得了什么,不能算是最古老时代的象征。 河南濮阳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里,也有一只用贝壳摆放的“龙”,距今6000年左右,属于仰韶文化前期的遗物。 此外,在辽宁丹东后洼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甚至长江中游的湖北屈家岭文化遗址、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遗址等,都有“龙形”的文物出土,都比黄帝时期早得多。它们从北到南分布非常广泛,也不仅是在黄帝和炎帝集团活动的地方。看起来,“龙”,并不是某一个部落集团独有的图腾和象征,而是有着非常广泛的分布。 “龙”啊“龙”,神秘的“龙”。“龙”到底是什么? 别瞧它的名字带着一个“龙”字,就以为它是恐龙一家的。其实它根本就不是恐龙的亲戚,也不是别的什么动物。走遍全世界的动物园,也甭想找到答案。 为什么呢?因为它纯粹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压根儿就没有这种动物。有人说,鳄是“龙”的原型。 这话听着有些道理。你看,扬子鳄的样子,不就有些像传说中的“龙”吗?怪模怪样的鳄非常凶猛,瞧着就使人害怕。平时它藏在水里,每当雷雨来临的时候,它在水里憋着很难受,就会浑身湿漉漉地钻出来。紧接着天空中电闪雷鸣,使人觉得它仿佛是和雷电一起诞生的,又好像能够随着闪电一起飞上天空,更加增添了些神秘感,或许是出于这样的缘故,人们就把它想象成“龙”了。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貌景观犹如天筑之阶梯。从荒野文明到渐入烟火人家,我们伟大祖国在现代化进程之下取得了重大成就。全书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呈现了一幅唯美的自画像,与广大青少年读者共同瞭望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 大量高清摄影作品和充满温度感的文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将日月星辰的更迭、山川河流的走向,以及城镇、交通发展和区域风俗等立意宏大的地理知识娓娓道来。 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带领广大青少年尽览祖国壮美河山、通晓华夏人文掌故,并由此建立地理综合思维,感悟天、地、人之伟大。 本书诚意十足,是作为我们“阅尽祖国大好河山”的第一步,是一个浩瀚工程的概述,是一份对未来将要展开的工作的期许。亦借此机会,致敬中国百年来的伟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