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42.48
折扣购买: 战后日本文学史
ISBN: 9787020125425
第一章 战后日本小说的衍变轨迹 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文学,文学反映着社会文 化跳动的脉搏。二次大战结束后,正是人类历史长河 中十分重要的时代。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局来看,日 本社会发生了一次历史性巨变。战后日本文学史在某 种程度上就是一部思想史,也是一部社会变迁的历史 。日本作家凸现出来的问题意识的觉醒和强化,具有 极为鲜明的现实指向和时代特征,带来诸多方面的积 极触动和历史性变化,让人看到了更加丰富和多层次 的世相,包括那些隐秘的、个人化的角落。文学艺术 经历了数十年真理被尘封的的岁月,重新回到了正确 的发展轨道,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在废墟 上重构精神家园的新时代的开端,也成为解析社会生 活进程的一条重要途径。 战后日本文学的脉动与走向,大致经历了恢复期 、成熟期、发展期和相对稳定期四个阶段。其思想演 进的轨迹和变迁的阶段性,有其各不相同的纵深性和 层次性,并酝酿着新的生机,始终同日本人民精神世 界、内心情感的变化保持着惊人的一致。 一恢复期:对战前军国主义的鞭笞 在整个二十世纪上半叶,对外侵略战争就是日本 近代史的全部。军国主义从猖獗到颓败,全能政府的 权力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日本历史上最为 黑暗的专制暴政。自明治维新以来将近八十余年所形 成的社会文化,在战前那种思想僵化、心态封闭以及 理论功用上的政治化、工具化的严酷气候下,发生了 二十余年的大倒退。日本文化的血脉被严重毁坏,也 造成了文学的扭曲乃至对文学基本功能的侵蚀,作品 衍变成武士道观念的载体和图解,沦为现代造神、颂 神运动的工具。文学虚假的粉饰和超现实的神性,造 成了文学断裂和名著难产的处境。这一代作家命运多 舛,陷入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要坚持艺术与生活保持 距离,尽量保持内心的纯净,避免尘世喧嚣对文学创 作的干扰,坚守一种封闭的写作空间,为自己求得内 心平衡寻找一个重要支点。另一方面,在严酷的政治 高压和恶劣的生活环境里,学人中,或抗争,或探索 ,或屈服。独立思想、自由精神这些稀缺性资源在多 数作家身上逐渐流失;有些作家苟全性命于乱世而游 离于社会边缘,他们的创作个性、主体感受和生命体 验,凡此种种,几乎完全被淹没,失去了表达的愿望 。某些作家匍匐于军靴与军刀之下,机械地把政治意 图敷演成服务殖民战争的工具,不仅失去了价值判断 ,还丢失了精神品位。其出版的一些作品基本上为一 种非文学的气氛所控制,被当时的政治斗争需要所利 用,奉行的文学价值观念,带有极强的政治功利性。 文坛凋敝到几近空白的地步,尤其是臭名昭著的“笔 部队”,以文学活动的方式参与、协助侵略战争的所 谓文学家,他们*制以侵略战争为背景和题材的作品 ,形诸笔端的或是把侵略战争美化成“圣战”,或是 把战争责任强加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或歪曲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