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5.30
折扣购买: 动物生物学实验(第二版)
ISBN: 9787568091800
王文彬,男,教授,湖南文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南文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高校动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渔业协会副会长,湖南省动物学会和水产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的资深会员,《动物分类学报》和《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审稿专家,《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国家精品课程“动物生物学”骨干教师、校优秀班主任或导师、校科技先进个人、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省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动物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专业负责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编教材多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完成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次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国借鉴了美国自19世纪末就开始的,现正被其大、中、小学大力提倡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成功经验,引入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也相应发生了比较大的调整和改革。动物学作为高校生物类专业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微观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同时为适应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方向发展,动物学课程的学时被一再压缩,课程的名称也逐渐演变成“动物生物学”。 动物生物学实验是动物生物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创新与科学发展大背景下,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许多高校对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实验部分与理论课相对独立出来,单独开设“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并根据不同地域的动物资源优势,各自编写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实验教材。 本教材的编写理念是,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出发,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开放式实验、科学研究和各类社会活动。在编写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以下4个特点:①系统性:内容全面系统,涵盖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细胞组织、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殖、发育、生态等各个方面;按照实验基本知识与技能、动物形态与结构实验、动物系统与分类实验、动物生理与生态实验、动物生物学研究性实验5个章节编排。②实用性:选入的实验切实可行,且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旨在培养学生观察、采集、分类、制作标本等各方面的技能,初步掌握动物学野外研究的基本方法。③易行性:选入的实验力求简单、材料易得、有代表性,且容易操作;多数实验项目在课内必做内容后面,还安排有示范与拓展实验部分,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④灵活性:选入的实验项目尽可能多,其类型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3种,以利于南北各类高校根据不同专业和具体条件安排实验。 本书的主要特点有:1.涵盖面广,包括了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农业大学和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遗传学和遗传学实验课程开设的所有遗传学实验;2.实验项目可操作性强,实验项目具体详细,关键步骤配以图示说明;3.配备数字化教材内容 ,实验项目给指导教师配备了讲解PPT,使项目演示的更加形象和便于理解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