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得菜根香

咬得菜根香
作者: 孔明珠
出版社: 上海文化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9.20
折扣购买: 咬得菜根香
ISBN: 9787553512617

作者简介

孔明珠,祖籍浙江桐乡乌镇,生于上海。曾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10年,后东渡*本,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写作。前《交际与口才》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著有《东洋金银梦》《上海闺秀》、《孔娘子厨房》、《七大姑八大姨》、《上海妹妹》、《煮物之味》、《烟火气》、《亲爱的咪咪噜》等十几部著作。作品被介绍到*本以及中国**地区出版,入选各种选本。2013年获《上海文学》散文奖。

内容简介

螺蛳作为上海人说的“小荤”菜在餐桌上出现 的时候,颇有些活跃气氛的意思。因为它吮吸的过 程比较麻烦,动静较大,对于下饭菜来说,实质性 入口的物质比较少,但是作为下酒菜,螺蛳嗍嗍, 老酒扳扳,八卦扯扯,关系拉拉,延宕饭桌上的时 间,倒是挺契合中国人饭桌上交际的习惯。 小时候我住在石库门弄堂房子里,没事爱伏在 窗台上看野眼,*爱观察的是隔壁邻居一家门聚在 一起吃饭,瞄他们饭桌上的菜。那时候生活清贫, 大鱼大肉不常有,大约清明前后,四五月份的时候 ,螺蛳肉特别肥美,民间有“赛过鹅”的说法,故 饭桌上常见葱姜炒螺蛳。远远的,只看见大人、小 孩筷子调羹往一只碗里去,随后扔掉筷子,手指撮 起螺蛳往嘴里吮吸,吃得那个热闹。我被馋到,赶 紧回屋向爸爸请示明天是不是我们也买螺蛳吃。爸 爸通常会答应我,我知道那是自找麻烦,剪掉螺蛳 屁股可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可还是挡不住嘴馋。 买螺蛳也有诀窍,像看母*的脚,一看就知道 是不是新母*同样的道理,螺蛳如是青壳表明是当 年的,上面缠绕很多丝*,螺壳发黑,那是狡猾的 老螺。螺蛳一定要吃活的,死螺蛳一会儿就发臭, 必须挑出来扔掉。螺蛳先用清水养,上面滴几滴油 ,它们安静下来后放松警惕,探出身体寻找油香, 那样,就把身上的黏液和泥沙带出体外。换水几次 ,螺蛳就干净了,然后用大剪刀或者老虎钳剪去螺 蛳屁股,再清洗一下,滤去水。 我爸爸是江南人,**喜欢吃螺蛳,和吃虾吐 壳有*招一样,爸爸是吮螺蛳的好手。他告诫我, 千万注意不要让螺蛳盖头吸进气管,那要没命的。 吃螺蛳主要是吃硬结结的头部,螺蛳尾部是肚肠等 脏东西,不能囫囵吞。清明前的螺蛳是新螺蛳,嫩 而鲜,清明过后,螺蛳肚子里有小螺蛳了,螺蛳妈 妈的营养输送给小朋友的缘故吧,螺肉会比较瘦。 那么无论为“螺道”抑或为口福,不吃也罢。 回忆起来,和爸爸同桌吮螺蛳,那是四十多年 前的事情了啊,可记忆清晰如昨。爸爸喝加饭酒, 教我,吮不出来的螺蛳用筷头顶一下,缩进后再用 力吸。我的小手沾满了酱油,每成功战胜一粒顽固 分子,就很快乐。小孩子总归有不当心的时候,当 一片螺蛳盖子不巧被吸到喉咙口,我便会紧张到小 脸通红,想咳出来又感觉盖子吸在我上颚,马上就 要喘不过气来。那般情景发生时我心里会反省,爸 爸三番五次说的那句“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必须警钟长鸣啊。当然*后总是有惊无险,姐姐帮 忙,手电筒打开,用镊子把螺蛳盖子从上颚搛出, 小人家捡回性命,拍拍胸口,采采(上海话中表示劫 后余生的形象说法,说时多伴有拍胸口的动作)!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