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成功之道

毛泽东成功之道
作者: 编者:孙宝义//刘春增//邹桂兰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6.92
折扣购买: 毛泽东成功之道
ISBN: 9787010119366

作者简介

孙宝义,1942年生,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编著有《听毛泽东谈哲学》(人民出版社)、《毛泽东的成功之道》(人民出版社)、《毛泽东的衍名艺术》(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的读书人生》(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谈读书学习》(中央文献出版社)、《向毛泽东学读书》(台海出版社)、《毛泽东品三国用三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毛泽东的祖国山河情》(中国文联出版社)等多部毛泽东的研究著作;著有《毛泽东读书生涯》、《读三国话人才》、《读水浒话人才》、《读红楼梦话人才》、《读西游记话人才》、《读通鉴话人才》、《借鉴篇》、《古今人才漫话》《读通鉴话资治》等多部其他著作。

内容简介

一、基因特质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韶山给他的东西很多,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毛泽东从 韶山启程,他的思想、个性、人格,都是在韶山这块热土 上奠定根基的。俗话说得好:“山川秀丽资俊杰”,韶山 具有神奇的色彩。清朝乾隆年间举人戴炯为毛氏二修族谱 的序中,曾预言:“夫山水秀绝,必生奇才,韶山虽不在 中州往来之地,赋客骚人所不到,必将有秉山之秀,追踪 古先生其人者,为国之华,为邦之望,使人与地俱传。” 毛泽东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韶山度过的。少年毛泽 东的思想定格在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立志救国救民上; 性格上养成刻苦追求,奋发上进,从不屈辱盲从,有种自 强不息的精神;个性上,追求真理,矢志革命,在困难和 挫折面前,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绝不回头;人格上崇尚真 善美,鄙视当年万户侯,以全心全意、彻底为人民服务的 理念,投身到为人民大众翻身求解放的壮丽事业中去。 在韶山这块净土中,毛泽东的童年和少年幼小的心灵 上,曾打下了终身不忘的红土烙印。 毛泽东出生时,父亲毛顺生(贻昌)仍是贫穷潦倒; 母亲文氏,娘家湘乡唐家蚝(今属韶山市),虔诚信佛, 生育不顺,头两胎夭折。毛泽东出世后,父母深感生活无 奈,尤恐先例重演,故此,毛顺生外出当兵,文氏抱毛泽 东回娘家寄养,直到毛泽东8岁才接了回来。当时文家已是 四世同堂、40余口的大家庭,又属小康之家,书香门第, 更有优良的家风。这家风是坚韧不拔、勤劳精细的治家作 风;是行善好施、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人人都有一颗善 良、纯朴的心,真诚相处,温顺和谐。毛泽东的外祖母、 母亲和童年毛泽东深受这文氏家风之影响。同时,毛泽东 在文家七八年,颇受长辈爱护、器重,加之他聪明可爱, 被人视为宝贝。舅舅在家办私塾,经常带他在身边,他成 了一个特殊的“旁听生”,所受的教益比正式生还多。优 越的环境和优厚的待遇,常使毛泽东称心如意,乐而无忧 ,难免产生某种优越感。他在同辈或同龄孩子中,往往不 是被羡慕,便是遭妒嫉,也难免时有口角和“纠纷”。这 一切,不能不影响到他思想性格的发展,使毛泽东得到最 初的锻炼。 毛泽东在受父亲、毛家、毛氏家族影响之前,先接受 了母亲、文家的影响;在学会恨之前,先学会了爱;在认 识假恶丑之前,先认识了真善美;在产生忧患意识之前, 先有了乐观向上。外婆家的生活,使他获得了对人生的重 要的第一印象,获得了日后反抗活动的初始依据和初始动 力,萌生了最为朴素的善恶观,从而为他回到韶山冲以后 ,不断地与父亲、族长抗争,打下了根基。 父亲母亲的双重基因对毛泽东的影响很大。母亲文氏 ,她的优良品德及对毛泽东的影响,已广为人知。她是一 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一生勤俭、善良、无私、大度,对人 怜悯、同情,毛泽东对母亲十分孝顺、敬重。甚至连他的 相貌都说像母亲。 父亲毛顺生固然有专制、自私和对人刻薄、粗暴的消 极一面,但这是次要的一面。他更有勤劳、节俭、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