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写作开始(教育写作实用技巧30讲)/大夏书系

改变从写作开始(教育写作实用技巧30讲)/大夏书系
作者: 刘祥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改变从写作开始(教育写作实用技巧30讲)/大夏书系
ISBN: 9787567575370

作者简介

刘祥,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学名师,“长三角”教育科研优秀个人,“三度语文”首倡者和践行者。在《人民教育》《中学语文》等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八百余篇,应邀在浙江、广西、陕西、黑龙江等地开设展示课、主题讲座百余场。出版《语文教师的八节必修课》《追寻语文的“三度”》《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看课文》等专著七部,主编《与优秀教师同行》等作品十余部。

内容简介

缺乏教育写作经验的人,总觉得教育写作很难、 很神圣、很神秘。当他们需要写作一篇教育文章时, 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自身教育教学生活中的那些经验 或教训,而是道听途说的某些教育理论,某些读起来 永远正确却又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说教。于 是乎,写作的第一步是求助网络搜索引擎,找寻一大 堆的名词概念和名家言论,用来“提升”文章的“理 论高度”,然后东拼西凑一些教育素材,“嫁接”成 一篇看似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这样的文字,初 读时很吓唬人,似乎是在面对一个饱读诗书的鸿儒。 细加分析便立刻发现,理论与实践多为两张皮,彼此 间并无真正的逻辑关联,其“阐释”的教育问题也多 似是而非。 真正的教育写作者,自然不会乐意于将自己的文 字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故而,真正的教育写作者 ,一定是本着“我手写我心”的写作意识,以自身的 专业实践、专业反思、专业阅读为依托,始终致力于 发现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始终着力于探究解决问 题的具体方法与路径。由此而诞生的教育文章,关注 的是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是具体可行的方法 。不一定每篇文章都有理论高度,却每一篇都瞄准了 课程、课堂与师生,每一篇都关注着实实在在的教育 生活。 当然不能奢求所有的教育写作者一起步便踏上正 途。但这不代表每一个人都必须行走一定数量的弯路 。倘若能够在迈出第一步时,便知晓前方已经存在的 各种误区,便能够及时修正偏差,少走或不走歧路。 教育写作中的误区,有下面七种常见类型。 身处教育一线,终日被分数与排名纠缠,基础教 育阶段的教师很难有精力及时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 于是,试图写作一篇教育论文时,便难免先翻翻相关 报刊,搜索一下近阶段的热点信息,再以阅读到的内 容为“理论”支撑,探究某些相对务虚的教育问题。 此种行为,用以更新知识、丰富经验,值得褒扬 。用以教育写作,便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教育 写作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推广交流。对一种新理论的认 知尚属一知半解,又如何能形成合情合理且有思想深 度的文章?己之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教育写作当然不能与时代脱节。关键在于作者的 思想认知必须建立在相对全面、相对客观公允的前提 之下。比如,当我们试图写作一篇以“互联网+学科 教学”为主题的论文时,首先就需要对“互联网+” 进行相对全面的了解。既要了解“互联网+”自身的 特点,又要了解“互联网+”在现实生活各行业中的 应用情况,了解这些应用带来的各种变化,还要了解 自身的学科建设已有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了解“互 联网+”在发达国家或国内发达地区的教学实践中的 应用情况,了解“互联网+”能够给学科建设带来的 各种变化。有了这些认知经验,我们才能胸有丘壑, 才能在写作中高屋建瓴,写出对他人具有一定指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