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广播影视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90
折扣购买: 池鱼和笼鸟的距离/语文大热点系列丛书
ISBN: 9787504384874
高方,文学博士,大学教授,散文作家。迄今已在《人民文学》《散文》《中华散文》《中央日报》(台湾)等处发表散文、小说等作品逾200万字,曾获《人民文学》征文奖,有多篇作品被报刊转载、评介。出版《走近十八岁》《相逢何处》《千古谁人共此梦——诗语红楼》等散文、随笔集,以及《汉语散文说略》《生命的文学完成》《大学写作教程》(文体卷)等研究性著作与教材。
二十年前的冬天 我忽然特别怀念初冬里 城市的傍晚,也许因为窗外 已不见明亮的日色,而只有 秋日连绵的阴雨用它无心的 淋漓制造着并不喧嚣的天籁 。初冬城市的傍晚有一种最 为真实的人间烟火之气。不 是说那时还普遍的居民楼的 烟囱里渐次升起了长短不一 的烟柱,也不是说谁家的门 缝里调皮地窜出了刚出锅的 饭菜的香味,你就去街道上 看看吧,那么多人包着头巾 、戴着手套,不时裹紧身上 的衣服匆匆地走着,他们的 方向并不相同却又是相同的 ,因为他们都是要回家去, 回家去让屋子里的热气和饭 菜的热气将自己团团围住, 或是冲进一团凝固的冷气, 然后用自己的忙碌制造出一 团拥抱亲人的温暖。 暮色正在一点点加浓, 太阳的光越来越暗了,远处 和近处的人都只是一团灰蒙 蒙的影子。偶尔有几辆电车 驶过,从容中带一点匆忙, 毕竟它要将人们送回家或是 送到离家更近一些的地方。 车厢里通常是亮着一两盏小 灯的,约略照得见车厢里和 街道上打扮相同的人。那时 的车里没有空调,人却和今 天一样拥挤,戴着手套的手 抓住各种各样的栏杆,那些 站着的,随着车行和转弯而 东倒西歪的人里没有老人和 孩子。 走过窄街的时候,你时 常会看到有人拎着脏水桶从 没装下水的房子里走出来, 过街,在一座小型的冰山面 前很利落地一扬手,没有污 水横流,没有秽气冲天,只 是那冰山的体积又增大了一 点点。 当你刚巧走过时,那人 会向你歉意地笑笑,毕竟这 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也不想 这样,可他也没办法。 你就这样走向更加深远 的暮色中去,空气里是一种 浓浓的俗世的味道——有多 种车辆在经过时散发的汽油 的味道、柴油的味道,甚至 还有尾气的味道;有被大气 压得低低的,带着些污浊的 云朵的味道;有不带一分一 毫柴草香的炊烟的味道;也 许还有某个人骑着自行车从 你身边经过时拂过的一丝烟 草的味道…… 这是我记忆里的城市, 我爱的城市。不是今天车水 马龙抬手打车的城市,不是 今天有着宽敞漂亮的厨房却 许久不曾蒸煮煎炒而大饭店 里却人满为患的城市。 二十几年了,我再也找 不到我曾经经历过的、爱过 的城市。 我知道进步总比落后好 ,可那里有我的童年和少年 时代,有我不曾遗忘的一切 。 玩泥巴的心情 陶吧大约是继酒吧和网 吧之后的又一新潮去处。陶 吧一剪彩,就有无数“维新” 和“前卫”的年轻人涌了进去 。我早就知道陶器是怎样做 出来的,也就知道那里是让 人随便抟一团泥土,在飞速 旋转的转轮上做出想要的形 状,然后再送进大火里烧制 定型,再然后,就可以把这 个丑丑的,或者说是很别致 的小东西带回家的地方。 可我坐在自己的斗室里 想了干百回,也想不出陶吧 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只好与 朋友一起走入陶吧,妄想真 正体味个中三昧。 和电影上见到的手工作 坊一样,长长的平台两边坐 满了“工作”着的人,有情侣 ,也有带着孩子的父母,无 一例外地,他们手上全是泥 巴,脸上全是虔诚。有的人 安静地忙着,也有人探头探 脑地四处咨询,更有人在地 上走走停停,可从动作的熟 练程度上一眼就可以看出, 谁是新人,谁是老手,谁是 穿梭其间进行指导的技师。 我和朋友找了一张桌台 坐下来,开始学着别人的样 子进行艺术品“创造”。不小 心,一粒泥溅到了朋友雪白 的衬衫上,她把头扭向我, 很无奈地耸耸肩。看得出, 她的兴致也一落干丈,也许 因为她的衬衫是才上身的价 值不菲的名牌儿。再看看周 围的人们,大多也都是一副 小心翼翼的样子,生怕弄脏 了衣服。我不由也兴味索然 地放下了手中的泥,任思绪 飞回到小时候—— 小时候我也玩泥巴,但 是玩得自由、随意、毫无顾 忌。我和小伙伴们常去公路 边上的大沟里、人家挖得很 深的宅基地里或是别的地方 ,找些黄土回来,添上水, 用手或是用脚把它和好。和 泥时,那细腻的稀泥从手指 缝中渗出来,或是从脚趾缝 中钻出来的感觉仿佛是一种 无以言表的享受。 我们用和好的泥捏成小 猫小狗,想象它们是有生命 的,同它们说话、唱歌、做 游戏,就像今天的孩子玩橡 皮泥;或是做成馒头、花卷 、烙饼和饺子,过家家招待 客人。当然,最有趣的莫过 于摔泥泡儿了。P1-5 《池鱼和笼鸟的距离》为作家美文百篇自选集,共分生活、自然、古韵、时光、校园等7辑录,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所悟、所得一并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意境生动,情致摇曳。在自然的草木花鸟中感受生命和谐交融的喜悦,在琐碎的细事中生发感慨展现见微知著的潜能,在山川行走中汲取天地精华,流连于古典韵致中那些深邃的美好,在对物的感动、对人的感怀、对事的感悟中寄寓关于人生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