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刑法的根基与哲学(增补版)(精)
ISBN: 9787509386491
。。。
这些批评提出反驳:从我国最近的社会生活动向来看 ,不对这些行为加以抑制,被害者的利益受到的侵害 就会很严重,而要抑制这些行为,损害赔偿等的法律 效果就显得不够充分,必须行使刑罚这种强有力的手 段;外国由于这些行为不太多,所以没有对之采取处 罚,这些都是我国固有的立法问题,等等。如此,争 论就会永无止境。在这种情況下,要不让争论成为无 休止的争论,办法就是探求立案的原动力。 但是,立案的原动力并不是单纯的,它与叠加而 成的各种原动力微妙地混合在一起,互相影响,并体 现在立案的行动中。例如,此类行为最近不断发生, 因为此类行为而受害的人已不能保持沉默,立案当局 因此而采取行动。从表面看,情況只是如此。但是, 如果进一步深入考察,就会发现此类行为不断发生的 社会和经济因素。橫向考察。或许还可以发现在立案 当局决定立案的过程中有着各种因素.如被害的居民 掀起了激烈的居民运动,或著名的学者有说服力地对 立案当局施加了影响,等等。 但是,仅仅探求刑法的制定和立案上现实的原动 力,仍然不会明确刑法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如果 不审核该原动力是否与其本来意图相符,就不能明确 刑法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因此.首先应该考察刑 法制定的原动力里具备哪些内容,才是适当的。只有 明确了这点,才可能评价特定刑法的制定和立案的具 体原动力是否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才可能为判断刑法 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这样,本书把这种处于刑法背后,构成刑法立案 和制定的原动力起名为“刑法的基础要素”,把对此 的探索和分析作为本书的最大目标。这归根结底是与 刑法学最基本也是最高层次的考察紧密相连的,即: 刑法为什么会存在?国家以什么为依据可以对国民科 以刑罚?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