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格局(升级版)

老板的格局(升级版)
作者: 臧其超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老板的格局(升级版)
ISBN: 9787550254695

作者简介

臧其超 天使投资人,民企股权投融资并购浪潮的推动者,股权激励与股权结构设计专家。 “狼企经营”理论的终生推动者。三臧资本、华师经纪等著名培训品牌机构创始人,董事长。 一直致力于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和资本战略,20年来走访咨询近万家企业,帮助近8000余家企业成功地转型或升级。转型并投资152家,辅导17家企业上市。 著有《销售团队这样带》《老板的格局》《中小企业股权设计一本通》等。

内容简介

抓住经营关键点,企业才能经营得好 任何能把事情做好的人都是掌握抓住了事情的关键点。夫妻关系能经营好,是因为掌握了夫妻相处之道;父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因为掌握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同样,企业能经营好,是因为老板抓住了经营的关键点。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场教,场教不如爱教,这是很多事情背后蕴含的一个道理。例如,你把手放在脑门上,去告诉别人把手放在下巴上,结果很多人虽然听到了你的告诫,却模仿了你的动作,把手放在脑门上。很多老板之所以管理不好团队,是因为没有掌握合适的管理方法,却整天埋怨员工不勤奋、不努力。 那么,到底什么是爱教呢?爱教不是你给他爱,而是让他心中长出爱。比如,一家人一起吃饭,既有你的爸爸妈妈,又有你的孩子。如果吃饭的时候,你总是给孩子夹菜,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丝毫不会觉得这是父母爱他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这是一种错误的示范。但是,如果你总是给爸妈夹菜,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学着给你夹菜。为什么呢?因为你示范的东西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典范。 带团队也是一样。当你敢于成就员工,敢于把全身心的爱给予员工时,员工自然也会成就你,给予你回报。当整个团队都愿意成就你时,你就是公认的领袖。 现在,不少老板抱怨员工能力差、懒惰、没有动力,创造不出好的业绩。其实,这是因为老板不了解人心、人性,不会用机制去引爆员工内在的激情,没有选择正确的方法来带团队。管理员工就像治水一样,单纯地抱怨、命令就如同采用围堵的方法进行治理,只会越堵灾难越多;而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满足员工的需求,就如同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会逐步化解水患。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老板永远不要指望员工感恩。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如果老板没有提供让员工感恩的价值,员工又怎么会对老板怀有感恩之心呢?并不是每天唱唱《感恩的心》,员工就真的感恩了,这明显是一种误解,老板必须为员工带来价值,才会让员工发自内心地感恩。 懂得正确经营方法,老板仍旧难免犯错 方法没学全、没学透 方法没学全、没学透主要表现在学习之后不总结、不使用、不改变。企业管理来说,如果没学全、没学透正确的经营方法,老板的管理就会变得支离破碎,不成体系。这种不成体系主要表现在:只学会了如何管控员工,却不知道如何激励员工,导致员工被管得很死,失去工作动力;而激励、约束的方法都学会了,却不知道如何提升员工的能力、打造企业文化等,导致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人生不怕不知道*怕不清楚自己不知道,更怕以为自己很知道。所以,老板需要加强自我学习,同时要学会学习,完全掌握经营企业的方法,这样才会更轻松。 没意识到环境和适用条件发生变化 世间万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常见的比如小孩子的教育方式,都需要与时俱进了。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偷偷拿了妈妈的项链,来到学校之后,把项链戴在和自己同桌的小女孩的脖子上,对她说:“嫁给我,做我老婆吧!”由此可见,现在小孩子的行为和以前的小孩子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正因为如此,父母不能按照一成不变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不能对孩子的“出格”表现一味训斥了事,而要将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一些调整。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是绝对正确的,只有相对的正确,阶段性的正确,针对不同对象的对错。企业经营也是如此。比如,有的企业老板没有从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就盲目地上马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没想到KPI不实行还好,施行之后反而把企业弄得更乱了:员工因为付出和回报严重不符无心工作,企业发展也深陷徘徊不前的怪圈,几年下来都没有发展。 当然,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并不是说KPI一无是处,企业根本就不应该搞KPI这一套,而是说这种制度不一定适合你的企业,或者当下的情况。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要懂得考虑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 管理的哲学永远都是在实践的过程总结出来的,没有哪一条完全适合你。既然适用的条件已经变了,老板采用的经营方式也需要随之改变。任何方式方法发挥作用都是有前提条件的,离开前提条件就很难发挥应有的效用。 认为不是自己的原因 当下不少企业员工流失率高,跳槽情况严重,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本该引起老板极大的重视和深刻的反思。遗憾的是,很多老板没有不从自身寻找原因,却总是认为自己没有遇到好的员工,埋怨员工不忠诚。 这样一味地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老板一定要学会自我觉察,自我反省。因为无论是老板也好,其他人也好,*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遇到事情时要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人在不断自省,提升自己之后,将会获得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犯错没有征兆 其实,人们犯的错误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显性的错误,另一类是隐性的错误。其中,显性的错误往往一出现就会让人立刻受到惩罚。比如,烧红的铁块不能碰,一旦有人去碰了就会被烫伤。而有一些错误犯了之后,惩罚并不那么立竿见影。 比如,一个人比较自我,一不开心就大发脾气,很多时候脾气不好不会立刻就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但是时间长了,这种人就会被人有意无意地疏远,这个惩罚是慢慢显现的。 再如,一个人不爱学习,可能短时间内不爱学习的弊端不会很明显,但是,不爱学习的人逐渐会发现,自己开始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后可能会被社会淘汰。 有些老板道理懂得并不少,但可能在实践中有时候会因为不注意而犯了一些错误,从而给自己的企业发展造成了阻碍。所以老板们要不断自省,及时检视自己有没有犯了错误而不自知,等到那些小错误累计成了大错误,真的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了,恐怕就悔之晚矣。 为什么有的老板始终很累,不敢轻易向下属授权?为什么人才难得,很多企业得到了却又留不住?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老板没抓住经营企业的关键点。   如何才能走出老板不好当、企业难做大的困境呢?在《老板的格局》一书中,臧其超老师从中小企业老板遭遇的困境入手,通过做好经营人、管到位、涨格局三件事,解决了中小企业老板由于未抓住经营关键点而造成企业出现危机甚至“猝死”的难题。   阅读本书,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老板正视自身企业的经营实际,调整自己的经营思维,提升自己的格局,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