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丘吉尔的黑狗(忧郁症及人类心灵的其他现象)
ISBN: 9787301199848
安东尼·斯托尔,1920-2001,负笈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和西敏医院,英国首屈一指的精神科医生、作家,牛津大学研究员。
精神科医生打算研究一个人的性格, 而这个人他却素昧平生,那还真是在跟自 己过不去。由于职业的关系,在性格的品鉴 上,精神科医生可说是得天独厚,说自己对 人的了解比一般人来得深入而密切,那也 绝不为过。但话说回来,如果他要研究的人 已经作古,那么,只有在诊察室中才能够进 行的深入观察,他也就失去了机会,顶多只 能像个历史家,不得不去依赖一些弄得到 手的文字记录。对精神科医生来说,在分析诊断的过 程中,病人的反应, 以及病人对自己的了解逐渐增加所引起的变化,都可 以用来印证看诊的 推论是否站得住脚。一般而言,医生解读病人的行为 或性格,出错或过 于早熟,是非常可能的事,但分析若能长期持续,在 双方的互动中,错 误将可逐渐减少,真相也将慢慢浮现。少了这种反复 评鉴的过程,对大 人物的生平所做的研究,方向难免偏离,其结果正如 许多所谓的精神分 析传记,既不成好的传记,也不是好的精神分析。弗 洛伊德与布利特 (Bullitt)之研究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 ,结果一塌糊涂,就 是典型的例子。 在这一章,我对丘吉尔提出一项诊断,虽然自认 为颇有事实根据,但 也只敢说是姑且一试,因为在这样复杂的领域里,犯 错的可能性极大。关 于丘吉尔的一生,他自己提供的自传性细节(尤其是 在其所著《我的早年 生活》中)不在少数,但对精神科医生来说,大多数 却不怎么管用。因为 正如他对待旁人一样,他显然也不太关心自己的心理 状态,搞不好还会第 一个跳出来,说我这篇文章胆大妄为呢。更何况C.P .斯诺在他的《人的 多面性》中还特别提过,丘吉尔的性格是“异乎寻常 地难以窥其堂奥”。 尽管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多得不得了的记载 可寻,但关于他的 内心生活,见诸文字的却少得可怜。不论写作或绘画 ,丘吉尔都算得上 是个艺术家,但他又不像许多艺术家那样,对自己的 创作总是反复思量、 患得患失;对于既成事实的事,他可能很少去伤那种 脑筋。因为患得患 失跟缺乏自信正是一对难兄难弟,而且还是行动的大 敌,这都不是丘吉 尔的个性。 直到今天,温斯顿‘丘吉尔还是很多人心目中的 偶像。像我们这些 在20世纪40年代听过他演讲的人,有哪个人不觉得, 自己能够逃过纳 粹独裁的魔掌,还得多亏他的那份胆识;即使在全世 界男男女女的眼里, 他也是一个象征,是大勇的化身。但是,丘吉尔到底 也只是一个人,跟 我们一般人一样,有着相同的需要、本能、希望与恐 惧。对于一个伟人 来说,揭开其人性的一面,说他跟平常人一样,也有 不完美的地方,也 有瑕疵,并无损于他的伟大。丘吉尔虽然出身于贵族 之家,又有社会地 位,在他早年的生活中,却也有他一辈子想要克服、 最后却无法如愿的 缺憾。如果没有这些缺憾,他可能会更快活些、平凡 些、安定些,但也 可能就没有那么伟大。要是他是个四平八稳的人,可 能也轮不到他来唤 醒英国的国魂。1940年,眼看英国一败涂地,换作是 一个头脑清晰的领 袖,可能已经宣布放弃了。政治领袖最惯于唱高调, 即使选举大势已去, 或自己所支持的政策已经无力回天,不到最后一刻, 他们还是会向支持 者发出希望的讯息。在1940年,任何政治领袖,尽管 内心已经彻底绝望, 多半还是硬着嘴皮子为英国人打气,只有一个人,了 解并面对过自己内 在的绝望,反而能够在那一刻接受残酷的现实,也只 有这个人,知道如 何在绝望中抓住一线希望,在敌人团团的围困中,斗 志反而燃烧得旺到 了极点,能够将悲情的现实转化成大无畏的话语,在 1940年那个风雨飘 摇的夏天,支撑住我们,不至于倒下去。丘吉尔就是 这样一个人,正因 为他终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绝望战斗,只有他才能够 告诉别人,绝望是 可以战胜的。 一如其先祖,第一位马尔波罗公爵,丘吉尔也长 期罹患忧郁症,并 不时发作。要了解他的性格,这一点千万不能放过。 他把忧郁症叫做“黑 狗”,而这也正是他自己的绰号,由此不难想象,他 跟忧郁症还真是形影 不离。在与忧郁症的对抗中,丘吉尔大半辈子都做到 了坚持不懈,但年 老体衰加上脑血管硬化,最后还是使他放弃了抵抗。 苟延残喘的最后五 年,他忧郁得一蹶不振,以致莫兰爵士为他作传都不 得不留了一手。活 到九十岁,对丘吉尔来说,毋宁是命运对他残酷的作 弄,因为那只曾经 驯服、听话的“黑狗”,最后还是击败了他的斗志。 在大人物当中,饱受忧郁症折磨的,丘吉尔并非 唯一一个。在性格 上,歌德如此,舒曼也不例外,叫得出名字来的还有 一大串,包括雨果、 伍尔芙、马丁·路德、托尔斯泰。非凡成就与忧郁性 格之间的关系,仍 有待深入探讨,但几乎可以确定,对某些人来说,忧 郁症就有如一条鞭 子。当忧郁排山倒海而来时,整个人陷入幽暗的谷底 ,让人感到精疲力 竭,完全失去活动能力。因此,为了避免掉入这种悲 惨的状态,在尚未 错乱到无可救药之前,病人非得强迫自己去活动,不 让自己有片刻休息 或放松,如此一来,反而成就了大部分人无法完成的 大事。这一切都只 因为他不能让自己停下来,一停下来也就完了。到底 有多少人的伟大成 就和忧郁症的频频发作有关,我们无法确知,因为一 般来说,多数人都 将这种事情掩饰得很好。丘吉尔正是如此,要他承认 有忧郁症,门儿都 没有。 P1-4 天才与疯子仅有一线之隔,****的正面看待“抑郁症”之书! 正视\\\\\\\\\\\\\\\\\\\\\\\\\\\\\\\"黑狗\\\\\\\\\\\\\\\\\\\\\\\\\\\\\\\"的存在,以痛苦唤醒你的潜藏意识与无限创造力! 忧郁症犹如一条鞭子,鞭策着丘吉尔改变历史,拯救英国。 安东尼?斯托尔是当代英国*负盛名的精神病学者,他从精神分析的观点探讨忧郁症,使我们对忧郁症有正面的认识:它并不可怕,是可以治愈的,甚至因为这样的因子,激发人的潜能,成就不朽的事业。 患抑郁症不分阶级、名誉和财富多寡。而且,事实往往像美国心理学家史培勒说的那样:“这种病往往袭击那些*有抱负、*有创意、工作*认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