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作者: (美)利·迪瓦恩//乔瑟夫·史兰德|译者:胡潇逸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ISBN: 9787539998848

作者简介

乔瑟夫·史兰德,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讲师,布罗克顿的高点治疗中心中高危青少年干预治疗小组的医学主任。在成年人精神病学、少儿精神病学和药物成瘾三个领域均取得了机构的医疗资格认证。 利·迪瓦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获得理科硕士学位。他是一名记者,也是一名作家,出品过多部和教育商业相关的节目和纪录片,作品多次获奖。

内容简介

父母自有的偏见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一旦谈及到我们不熟悉不了解的生物,脑海里一 般会出现很多恐怖的想法。前面提到我们的想法会影 响到自己的感受,但是我们说出的话也会影响别人的 感受。位于荷兰鹿特丹的伊拉斯姆斯大学心理学院做 了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拿了一笼蒙古沙鼠展示给 一群母亲看,这些母亲的孩子大概都在8岁到12岁之间 。研究人员告诉其中一部分人,这种动物十分危险; 又告诉另一部分人,虽然这个物种来自其他国家,但 是它们非常温顺友善。 然后研究人员会告诉这些母亲,它们的孩子要近 距离观察一下这些蒙古沙鼠。在此之前,研究人员会 留出一点时间让母亲帮助孩子做一下事前准备。然后 ,接收了蒙古沙鼠负面信息的母亲,她们的孩子在接 触沙鼠的时候,显得极不情愿。而那些接受了此物种 正面信息的母亲,她们的孩子在触碰沙鼠的时候并没 有表现出任何不适的情绪。 这样的实验结果并非出人意料。我们的家庭领域 的确会对孩子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毕竟,对所有人 而言,家庭是信任感被最先孕育出来的地方。我们会 传授给孩子道德准则、价值观念,教导他们区分善恶 、分辨是非。但是我们无意间的想法和行为也会成为 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阻碍,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个实验 ,那些害怕蒙古沙鼠的母亲也会对孩子的感受造成影 响。 其实,这些母亲并没有做错什么。要是母亲鼓励 孩子去接近吃人的蒙古沙鼠才让人惊恐!我们教导孩 子在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看两边,不要和陌生人说 话,要勤洗手并且要天天刷牙。但是这些告诫中所隐 藏的情绪就是不信任,这种情绪会阻碍人类探索未知 世界的脚步。 在这里,最佳状态疗法就有它的用武之地了。在 上面那个实验中,那些母亲、孩子、科学家还有蒙古 沙鼠都处于当前的最佳状态。不过母亲可以这么对孩 子说:“不要随便去碰这只沙鼠,它会咬人。但是站 在旁边看看也无所谓,这个小动物长得还挺酷。”这 个时候,母亲释放出的信号是孩子你不能过分信任蒙 古沙鼠,要对它有所提防,但是它还是值得你去认识 了解的。你不需要喜欢或者纵容沙鼠的攻击性,它的 攻击性只是会导致别人不愿意触碰它而已。尽管这样 ,蒙古沙鼠还是值得被尊重的,我们也应再一次审视 它,而不是抗拒了解这种动物。 当科学家有意识地教导孩子去接近或是恐惧一种 动物时,整个过程都会顺利的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被 训练去接近这种动物的孩子会提出更多关于这种动物 正面的问题,而被告知要拒绝触碰该种动物的孩子则 会找到更多关于这种动物的负面信息。 由此可见,带有偏见的信息会对他人产生一定的 暗示。要是父母对某种事物、汽车、性别、宗教或者 肤色有偏见,那么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也会继承这种 偏见,还有这种偏见引发的恐惧情绪,而且他们还会 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加深对这种事物的恐惧情绪,而 不会开导自己驱逐这种恐惧。 那些父母就害怕去看牙医的孩子更倾向于提出“ 去看牙医会不会很疼”此类问题,而不会问父母看完 牙医后可否得到什么奖励。 P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