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2.60
折扣购买: 故都的秋
ISBN: 9787807627883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文学家、出版家、革命志士,少时家贫,依靠官费求学,十七岁随长兄赴日,求学期间掌握多国外语。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成立新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7月,个人首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名震一时,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1022年3月毕业归国。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与鲁迅、田汉等人共同发起成立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赴武汉参加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在苏门答腊失踪。
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 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天气一天一天的清凉起来,他的学校开学之后,已经快半个月了。那 一天正是9月的22日。 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 程的在那里行走。从南方吹来的微风,同醒酒的琼浆一般,带着一种香气 ,一阵阵的拂上面来。在黄苍未熟的稻田中间,在弯曲同白线似的乡间的 官道上面,他一个人手里捧了一本六寸长的Wordsworth的诗集,尽在那里 缓缓的独步。在这大平原内,四面并无人影;不知从何处飞来的一声两声 的远吠声。悠悠扬扬的传到他耳膜上来。他眼睛离开了书,同做梦似的向 有犬吠声的地方看去,但看见了一丛杂树,几处人家,同鱼鳞似的屋瓦上 ,有一层薄薄的蜃气楼,同轻纱似的,在那里飘荡。“Oh,you serenegossamer! You beautiful gossamer!” 这样的叫了一声,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来,他自己也不知道 是什么缘故。 呆呆的看了好久,他忽然觉得背上有一阵紫色的气息吹来,息索的一 响,道傍的一枝小草,竟把他的梦境打破了,他回转头来一看,那枝小草 还是颠摇不已,一阵带着紫罗兰气息的和风,温微微的哼到他那苍白的脸 上来。在这清和的早秋的世界里,在这澄清透明的以太中,他的身体觉得 同陶醉似的酥软起来。他好像是睡在慈母怀里的样子。他好像是梦到了桃 花源里的样子。他好像是在南欧的海岸,躺在情人膝上,在那里贪午睡的 样子。 他看看四边,觉得周围的草木,都在那里对他微笑。看看苍空,觉得 悠久无穷的大自然,微微的在那里点头。一动也不动的向天看了一会,他 觉得天空中,有一群小天神,背上插着了翅膀,肩上挂着了弓箭,在那里 跳舞。他觉得乐极了。便不知不觉开了口,自言自语的说: “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 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日,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 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慈母,还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 上去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这大自然的怀里,这纯朴的乡间终 老了罢。” 这样的说了一遍,他觉得自家可怜起来,好像有万千哀怨,横亘在胸 中,一口说不出来的样子。含了一双清泪,他的眼睛又看到他手里的书上 去。 Behold her,single in the field, You solitary Highland Lass! 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 Stop here,or gently pass!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 O,listen! for the vale profound Is over flowing with the sound. 看了这一节之后,他又忽然翻过一张来,脱头脱脑的看到那第三节去 。 Will no one tell me what she sings? Perhaps the plaintive numbers flow For old,unhappy,far-off things,And battle long ago: Or is it some more humble lay, Familiar matter of today? Some natural sorrow,loss,or pain, That has been,and may be again? 这也是他近来的一种习惯,看书的时候,并没有次序的。几百页的大 书,更可不必说了,就是几十页的小册子,如爱美生的《自然论》 (Emerson's《On Nature》),沙罗的《逍遥游》( Thoreau's《Ex- cursion》)之类,也没有完完全全从头至尾的读完一篇过。当他起初翻开 一册书来看的时候,读了四行五行或一页二页,他每被那一本书感动,恨 不得要一口气把那一本书吞下肚子里去的样子,到读了三页四页之后,他 又生起一种怜惜的心来,他心里似乎说: “像这样的奇书,不应该一口气就把它念完,要留着细细儿的咀嚼才 好。一下子就念完了之后,我的热望也就不得不消灭,那时候我就没有好 望,没有梦想了,怎么使得呢?” 他的脑里虽然有这样的想头,其实他的心里早有一些儿厌倦起来,到 了这时候,他总把那本书收过一边,不再看下去。过几天或者过几个钟头 之后,他又用了满腔的热忱,同初读那一本书的时候一样的,去读另外的 书去;几日前或者几点钟前那样的感动他的那一本书,就不得不被他遗忘 了。 放大了声音把渭迟渥斯的那两节诗读了一遍之后,他忽然想把这一首 诗用中国文翻译出来。 “孤寂的高原刈稻者”他想想看,《The solitary Highlandreaper》 诗题只有如此的译法。 “你看那个女孩儿,她只一个人在田里, 你看那边的那个高原的女孩儿,她只一个人冷清清地! 她一边刈稻,一边在那儿唱着不已 她忽儿停了,忽而又过去了,轻盈体态,风光细腻! 她一个人,刈了,又重把稻儿捆起, 她唱的山歌,颇有些儿悲凉的情味; 听呀听呀!这幽谷深深, 全充满了她的歌唱的清音。 有人能说否,她唱的究是什么? 或者她那万千的痴话 是唱着前代的哀歌, 或者是前朝的战事,千兵万马; 或者是些坊间的俗曲 便是目前的家常闲说? 或者是些天然的哀怨,必然的丧苦,自然的悲楚。 这些事虽是过去的回思,将来想亦必有人指诉。” 他一口气译了出来之后,忽又觉得无聊起来,便自嘲自骂的说: “这算是什么东西呀,岂不同教会里的赞美歌一样的乏味么? “英国诗是英国诗,中国诗是中国诗,又何必译来对去呢!” 这样的说了一句,他不知不觉便微微儿的笑了起来。向四边一看,太 阳已经打斜了;大平原的彼岸,西边的地平线上,有一座高山,浮在那里 ,饱受了一天残照,山的周围酝酿成一层朦朦胧胧的岚气,反射出一种紫 不紫红不红的颜色来。 他正在那里出神呆看的时候,哼的咳嗽了一声,他的背后忽然来了一 个农夫。回头一看,他就把他脸上的笑容装改了一副忧郁的面色,好像他 的笑容是怕被人看见的样子。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