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智传

李嘉诚智传
作者: 沙敏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50
折扣购买: 李嘉诚智传
ISBN: 9787503479908

作者简介

沙敏,曾任记者、编辑,现任北京市档案馆副调研员。从1991年发表短篇小说《不等式》至今,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150万字。主要作品《李嘉诚智传》《哈佛校训》。《李嘉诚智传》颇受读者欢迎,经重访李嘉诚家乡,增补修订后再版。近十余年,依托档案馆藏.在《中国档案报》《北京档案》《北京党史》《北京青年报》上发表各类题材原创文学作品60余篇和学术论文10余篇,一些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等主流网站及天津档案网等同行网站转载。

内容简介

没想到的是,他学的单词派上用场了。一天,一 个外国人走进了茶楼。老板上去亲自迎接道:“先生 ,您请坐,欢迎光顾!”那个洋人张口一串英文。老 板傻眼了。他不明白外国人说的是什么。这时,恰逢 李嘉诚出来,他立即用英文招呼外国客人:“先生, 欢迎您来,请坐!”那个洋人用吃惊的目光打量着李 嘉诚。 也许在他看来,茶楼伙计都应该是个不会外文的 人,没想到这个伙计还会讲几句外文。尽管李嘉诚发 音还不十分准确,但这个洋人还是高兴地伸出了大拇 指,用英语说:“你很棒!”李嘉诚也用英语说:“ 谢谢!您喝什么茶?”“轮井。”他想说的是“龙井” 。 李嘉诚用英语说:“先生,你稍等,我马上来! ”于是洋人高兴地说:“OK!”茶楼老板像是看了一 出戏,他喜出望外,他没料到这个小伙计还会点英文 。 第二天,这个老外又来了,并且还带来了几个同 伴,他们后来成了这里的回头客。 老板非常高兴,马上给李嘉诚加了薪水。这件事 ,让李嘉诚明白,要想招待好客人,必须要学习知识 ,听不懂外语,就无法给所有客人提供服务。 李嘉诚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5小时以上,回到家 以后,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但是,他为了学习文化知 识,经常熬到深夜,他的半工半读是靠着自己咬紧牙 关,坚持下来的。没有书本,倔强的他从小就很独立 ,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家中亲戚的施舍。他 根本没有考虑去借。然而,他的工资还要养活家中的 母亲和供弟弟妹妹们读书,他想了一个办法。 他通过观察发现,不少的中学生都将用过的教材 直接扔掉,只有少数的有心计的中学生将旧课本出卖 换钱。这样做虽然收入少,但是毕竟没有将课本浪费 掉。他于是猜测到肯定会有做收购书本的生意的书店 。果然,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于是,李嘉诚经常光 顾旧书商店,发现这里果然有他需要买的旧教材,他 高兴极了。 他花很少的钱,买来旧教材,又利用业余时间自 学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学完之后,他又将这些旧书 卖给了旧书商店。这样,他既学到了知识,又省下了 买新书的钱,真是一举两得。 精打细算,从这件小事就看出他具备精明的商业 头脑。在茶楼做跑堂的他并没有满足于有一份养家糊 口的工作,而是在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头脑。求知的 欲望让他有使不完的劲,尽管每天他都忙到深夜,每 天才睡几小时的觉,但是他觉得自己十分充实。 茶楼其实也是一个大社会的缩影。三教九流,各 种人都有。李嘉诚感到十分新鲜,客人有的贫穷、有 的富有,更多的是生意人。 他发挥记忆力好的天赋,将常来的客人的姓名、 习惯、爱好、喝茶品种、财富特征摸了个一清二楚。 只要客人一落座,不用开口,他就将茶点送上。 同时,还会根据对方的生意类别问候一番。如果是做 绸缎生意的,他就问:“近来,绸缎生意可好?”如 果是做水果生意的,他也会问:“鲜货生意又赚了不 少啊?”从业不久,李嘉诚就学会了察言观色的本领 ,而每天在茶楼里15小时,又练就了他的意志与耐力 。于是,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受顾客喜欢的小伙计。老 板很高兴,再次给他加薪。在茶楼里,他度过了人生 当中最艰辛的一年,靠茶楼里赚来的钱,李嘉诚解决 了全家人的温饱问题。 茶馆里的茶客来自山南海北。他们常常聚在一起 谈古论今。他们的话题是李嘉诚从未听到过的,他最 爱听茶客们谈的新鲜话题。一次,李嘉诚正听一群人 谈着战场上的事情,语言生动,事情好笑,他听得入 了迷。突然,一声“伙计,上茶”的招呼让他惊醒。 他慌慌张张地赶到客人处,一不小心将一碗滚烫的茶 水泼到了客人崭新的礼服上。 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