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型演讲

力量型演讲
作者: 李瑾
出版社: 当代中国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力量型演讲
ISBN: 9787515409214

作者简介

李瑾,原名李晓琳,祖籍山东潍坊,毕业于烟台大学。山东李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李瑾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法人。 愿打开全球华人演讲的开关,让我们把汉语推向全世界,让全世界感受东方语言之美!

内容简介

一、自信的演讲家 生活中,到处都需要演讲。比如,为了晋升的拉票演讲,为了给别人 传达一种理念的演讲,销售产品或服务的演讲…… 懂说话,会演讲,等于掌握了最能直击人心的语言力量。演讲可以充 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人感受到自己的魅力。同时,成功也离不开演讲, 一个人的成功= 想的能力+ 做的能力+ 说的能力,有效表达是成功必不可 少的本领。 如同罗振宇在《奇葩说》里说的那样,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 能力,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另一个领域去跨界,那么就去学演讲吧! 所以,任何一个喜爱演讲的“小白”,都要有一种“我要成为演说家” 的雄心壮志。 这样的雄心壮志源于自信。任何人都要相信自己也可以成为优秀的 演讲者。你的目标并不是成为温斯顿?丘吉尔或者成为纳尔逊?曼德拉, 而是成为你自己。你的演讲不一定非要激情四射,非要赢得观众雷鸣般 的掌声,对话式的分享同样会有效果。实际上,对大部分观众来说,对 话式的分享会更好。如果你知道如何在饭桌上为一群朋友说话,那么你 就知道如何发表公众演讲。 一个演讲者的自信可能来自得体的着装,也可能来自不俗的谈吐和气 质,但在我看来,最大的自信还是来自内在的实力。比如,在演讲界里广 为人知的“活雕塑”澳大利亚演说家尼克?胡哲先生,就是一位真正自信 的演讲家。他用超乎想象的自信打破了命运的枷锁,从一无所有变成了一 无所缺。 他的脸上永远挂着自信的微笑,他的眼睛永远闪烁着动人的光采,他 的足迹遍布全球,他用自己的故事激励大家:再大的困境都能超越。尼克说: “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没有失败,没有失败者,相信你自己,你就能做到。” 尼克19 岁的时候打电话给学校,推销自己的演讲。在被拒绝52 次之后, 他获得了一个5 分钟的演讲机会和50 美元的酬金。从此,他为自己的演讲 生涯拉开了序幕。他,嗓音富有磁性,思路清晰,语言幽默,最关键的是, 他有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别人分享,能给人带来坚持下去的力量。在多 年的磨炼当中,他具备了异常坚韧的心智和丰富的阅历。精神上的素养完 全弥补了他肉体上的缺陷,并帮助尼克不断超越自己,最终取得非凡成就。 如今,尼克已经在全球34 个国家发表过上千场演讲,每年要接到几 万个来自世界各地的邀请。所有看过他的视频、听过他演讲的人,都无不 发自内心地信服这个曾被预言“永远得不到爱”的人。 当然,成为一个自信的演讲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者说,我们 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自信者。这需要我们练习两种演讲方法。 其一,设定收听率。站在台上演讲,很多时候,明明玩手机的人只有 那么几个,绝大多数的听众仍然认真地听我们说话,但对不自信的演讲者 来说,台下再多友善的笑容他都看不到。他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那几个低 头刷手机的人身上。这些演讲者会觉得,如果自己不能吸引听众抬头听我 讲话,那么就代表自己今天的演讲是无效的,甚至是失败的。于是,他一 边讲,一边看着少数不听讲的人,越看越没信心,越看越害怕。设定收听 率就是要把眼光转到另外80% 甚至60% 的听众身上。这样,你对于自己 的演讲,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之前渐渐丢失的自信也会慢慢回来。 其二,正向解读。何谓正向解读?举个例子,演讲的时候某个听众睡 着了。对于不自信的演讲者而言,他会对自己说:“我一定讲得很无聊。” 但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自信的演讲者身上,他们只会认为“这个家伙昨晚一 定没睡好”。再比如,演讲者在演讲的时候讲了一个笑话,结果全场没人笑, 不自信的演讲者会认为自己的笑话不好笑,而自信的演讲者会认为听众幽 默感不太好。虽然这种方法有自我安慰的成分,但是要排除演讲时的诸多 干扰因素,这种心态是必不可少的。 演讲时,你展示了自信的魅力,就会成为一个受听众欢迎的人。 二、幽默的演讲家 我想大家一定都听过一些枯燥、无聊、让人昏昏欲睡的演讲。这些演 讲不仅内容平淡,还缺乏笑料和亮点。而有的演讲,哪怕内容平淡无奇, 却因为演讲者有一种“幽默”的特质,也能让全场充满笑声,大家听了意 犹未尽。如何让一场枯燥无聊的演讲变得生动有趣,令人印象深刻呢?那 就是演讲者需要具备的另一种能力——幽默。 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种语言表达 能力,有了这种能力,能让人捧腹后品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但是,在决 定使用幽默之前,必须考虑自己的风格。有些人具有搞笑幽默的天赋,即 使最蹩脚的笑料,他们也能通过安排字与字之间停顿的长短,说出令人捧 腹的话语。而有些人,明明是非常棒的笑料,经他说出来却平淡无奇。 比如,英国教育家肯?罗宾逊的《学校如何扼杀创造力》是史上最受 欢迎的TED 演讲之一,观看人次超过2000 万。他虽然没有使用标准笑话, 但在演讲中使用了风趣的自嘲:“我最近参加了一个聚会——而实际上, 如果你属于教育领域,一般没人邀请你去晚上的聚会。”他在演讲中使用 这种幽默,让观众会心一笑。 再比如,当代作家方英文在西安联大发表的《把美和愉快传染给别人》 的演讲中有一段话: “我自己不在乎我的白发,可我的白发给别人带来了不愉快,这说明 我的白发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于是我拿起镜子 认真端详,发现我满头黑发如深夜的森林,唯独鬓角两处的白发格外刺眼, 完全不是那种均匀分布的、常见的白发,极像是那些‘先富起来的一部分 人’,难怪谁见了谁不舒服。我觉得大丈夫活在世间,如果因各种制约而 不能造福广大人类,那就在有限而微小的范围内给人尽可能多的美感和愉 快吧!” 他在讲了这段令人忍俊不禁的开场白之后,别出心裁地说起自己染发 的原因。看似一番闲话,实则关涉题旨。如此富有幽默感的演讲语言,巧 妙而又风趣,本身就能给听众带来尽可能多的美感和愉快,这正是幽默语 言的独特艺术效果。 幽默不是与生俱来的,谁也不能一张口就妙语连珠引人发笑。大部分 看起来侃侃而谈的演讲者,在台下都经过近乎变态的准备。幽默当然有很 多技巧,对此,作为普通人根本不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听相声、看脱口秀、 阅读并学以致用就能终身受用不尽。但是如果平时不苦练,在演讲时前言 不搭后语,准备好的演讲词都能忘掉,又怎么可能自如地使用幽默?所以, 优秀的演讲都是有准备的。故事、结构、笑料、停顿、动作、表情等,都 需要准备。 如果把幽默和演讲比作武功,那么我们即使练不成降龙十八掌的绝世 武功,但也绝不能止于简单的三拳两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