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70
折扣购买: 给教师的建议
ISBN: 9787505747616
"叶圣陶 **教育家、语文学家,“语文”一词的创造者,被学界尊称为汉语大师。与夏丏尊先生一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坚持著书立说数十载,为后辈留下了《文心》《七十二堂写作课》《怎样写作》等不朽佳作,至今仍深*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推崇。"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小学生守则二十条,全是简短的话,口气是小学生自己对自己说。实施小学生守则,就是要小学生拿这些话勉励自己,管住自己,在语言、举止、态度各方面养成好习惯。这些好习惯是小学生学习和劳动的时候所必需的,是***社会的人不可缺少的,所以非养成不可。 要使小学生真从心里说出这些话,真有勉励自己管住自己的愿望和意志。只给他们讲一讲守则,叫他们念一念守则,当然不济事。教师必须随时随地给他们说明或者暗示,什么是好的,为什么好,什么是坏的,为什么坏,让他们经过自己的体会,终于喜欢那好的,厌恶那坏的。这当儿,他们才觉得守则的话正是他们要说的话,才觉得非拿这些话勉励自己管住自己不可。觉得守则的话正是他们要说的话,这就有了自觉性。觉得非拿这些话勉励自己管住自己不可,这就有了积极性。必须在小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守则的精神才能贯彻在他们校内校外的生活里。 教师教学生靠语言,讲一堂课,谈一番话,语言是不可少的工具;可是要知道,决不能光靠语言。教师讲了一大堆有道理的话,可是他的实际生活并不那样,他的话就不会对学生起多大作用;或者讲了什么是不好的,可是他的实际生活里就有那种不好的成分,那就会给学生很坏的影响:他们至少要想,原来话是可以随便说的,说的话跟实际生活是可以正相反背的。唯有教师的话跟他的实际生活**一致,不但像通常说的“说得到,做得到”,而且要做得到才说,情形就大不相同。那时候学生**信服,愿意照着教师的话积极地实行,因为面前的教师就是光辉的榜样,他们觉得跟着教师走是顶大的快乐。我国古来有所谓“身教”,就是说教师教学生不能光靠语言,还得以身作则,真正的教育作用在语言跟实际生活的一致上。这样看来,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小学生守则才能有效地实施。 举个例子来说。譬如进出屋子要开门关门,这是寻常的事,可是门怎么样开怎么样关,就有应该注意的地方。要是砰的一声推开,又砰的一声关上,那就在短时间内发出两回讨厌的声音,给屋内屋外的人两回刺激。人家在那儿做事用心思,听见砰的一声多少要*些妨碍,就是不在那里做什么,也会感觉怪不舒服的。所以咱们要教小学生从小养成习惯,轻轻地开门,轻轻地关门,能不发一点儿声音*好。门有各式各样,要做到开关任何式样的门都很轻,甚至不发一点儿声音才好。养成了这么个习惯好像没有大关系,可是在开门关门这件事上,这才真正做到了小学生守则第十六条里说的“不妨碍别人的工作、学习和睡觉”。推广开来想,在开门关门这件事上能够不妨碍别人,不就是在其他事情上也能够不妨碍别人的基础吗?把轻轻开门轻轻关门的心放到一切事情上,同样地养成习惯,不就什么举动都不至于妨碍别人了吗?这样看来,轻轻开门轻轻关门实在不是一件小事。可是,咱们不留心也罢,要是留心一下,没有轻轻开门轻轻关门的习惯的人事实上并不少。他们开门关门的时候好像正跟门生气,碰见弹簧门就**珍惜自己的手劲,再不肯抓住门的把手,耳朵是听惯了,砰砰的声音听而不闻,因而决不会想到在一进一出的当儿给了人家多少麻烦。我这个话决非随便乱说,读者不妨留心自己的周围,准可以发现那样的人。要是教师刚好是那样的人,那就至少在开门关门这件事上不能使学生养成好习惯,不能叫学生不妨碍别人。理由很清楚,就在他不能以身作则。学生会想,教师也是那么砰的一声进砰的一声出的,自己为什么不能砰的一声进砰的一声出呢?尽管教师说得口枯舌干,不妨碍别人有多大道理,还是收不到一点儿效果。要是教师能够以身作则,情形就**不同了。教师的每一回进出都是给学生示范,使他们觉得唯有那么轻轻地开关才是正当的举动。而且这并不是什么难以做到的事,有教师的榜样在,教师轻轻地开关,不是好像行所无事吗?这当儿,教师尽可以不说什么话,即使要说,也不用多说,因为这是“身教”,不说或者少说足够收效了。再说,要说的大概也不是“你们得轻轻地开关”之类的话,而是指明大家在安宁的环境里学习和工作,不*别人烦扰,多么愉快,多么有效果的话。总之,说的话不但要使学生明白一些道理,而且要使学生亲切地得到一些实感,感到那种好的环境非努力争取不可。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是从这里来的。于是他们永远也忘不了“不妨碍别人”的话,永远拿这个话来勉励自己,管住自己。 前边一节话把开门关门这件事作例子来说,其实什么事情都一样。要叫学生怎么样,教师自己先得做到这个怎么样,要叫学生不怎么样,教师自己先得做到这个不怎么样,这就是以身作则。 现在且不说旁的条目,只就小学生守则里有关不怎么样的条目说一说。守则里有关不怎么样的共有六条,就是第四条、第七条、第十三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要叫小学生真从心里说出这些话,真拿这些话勉励自己,管住自己,教师就得在*常生活里**做到这些个不怎么样。第四条里有“不迟到,不早退……”的话,教师就应该问问自己,无论干什么事情,自己有不守时刻的毛病吗?第七条里有“不随便说话,不做别的事情”的话,教师就应该问问自己,无论干什么事情,自己有游心外骛,不能专心致志的毛病吗?第十六条里有“不骂人,不打架……”的话,第十七条里有“不骗人,不**……”的话,要是教师自问都能够“不”,这些恶行自己都不犯,还应该问问自己,平时在辞气和神色之间,自己有鄙夷不屑、蛮横粗暴的表现吗?平时在对人对事方面,自己有欠诚实、贪图私利的存心吗?自问之后,要是答案全都是没有,那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为什么*值得欣慰?因为这就可以以身作则,给学生教守则的这些条目,收到切实的效果。要是答案是有,或者有一点儿,那就非赶紧戒除不可,无论自己的这种毛病轻还是重,自己的这种表现厉害还是不厉害,自己的这种存心深沉还是不深沉,总之要戒除得干干净净,不让在自己身上留下一丝儿根芽。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不这样做就不能以身作则,就没法给学生教守则的这些条目,收到切实的效果。 关于不怎么样的条目如此,关于要怎么样的条目也如此。教师自己不努力做个好教师,能叫学生“努力做个好学生”吗?教师自己不跟周围的人友爱团结,互相帮助,能叫学生“和同学友爱团结,互相帮助”吗?以此可以类推,不必多说。 小学生守则已经公布,全国各地将积极地、有步骤地贯彻执行,我诚恳地对全国小学教师贡献这一番话。我相信全国小学教师都怀着为人民服务的意愿,必然能够以身作则,实行“身教”,使小学生真从心里说出守则的这些话,真拿这些话勉励自己,管住自己。 \" \" ★教育大家叶圣陶毕生教学心得精粹,30堂教师职业进修课,教你如何成为一名备*欢迎的好老师 ★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法,从为人师表到师生相处,涉及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字字珠玑,鞭辟入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诚挚**,值得每一位教育从业者一读再读 ★教任何功课,*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叶圣陶 ★2019全新修订,精装典藏纪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