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藏传佛教中的活佛转世/西藏视点丛书
ISBN: 9787507509120
第一章活佛转世的由来 活佛是指所谓已经修行成佛的人,在他圆寂后为 了继续完成普度众生的善缘,再度转为世上人,以人 的肉体为其显身。活佛转世是指所谓佛在现实世界中 显身的肉体圆寂后,以化身方式转生为另一肉体之人 。不昧本性,通过寄胎转生,复接其前身之位。活佛 转世的由来,有其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原因, 需要从多方面来加以剖析。 第一节 西藏各教派的传承 佛教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传入我国,将近有两千 年的历史了,在我国有很深的影响。至于西藏,最早 流行的是原始本教,据说大约在5世纪后佛教才开始 传入吐蕃(即今西藏)。正式传入,应该是在松赞干布 时期。当时是从印度和汉地两个方面传入的,松赞干 布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她们各自带来 了佛像,在西藏修建了大昭和小昭两座寺。到赤松德 赞执政时期(755~797),他排斥本教,提倡佛教,并 引导人信仰,请来了印僧寂护和莲花生传教。从公元 763年至774年历时12年,在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的 北岸修建了西藏历史上规模比较大的首座正式寺庙— —桑耶寺(一说建于787~799)。寺中塑佛像,壁上画 有佛教故事,建造佛塔,并为吐蕃人剃度出家。有名 的“七觉士”的七人法名,最末都有一个“护”字, 表明传戒师与师兄弟的关系,形成吐蕃最早的僧侣。 请藏、汉、印僧人在该寺翻译梵、藏、汉等佛经。佛 教在西藏从此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到处兴建寺院, 僧人受到优待,让僧人参政,出现了僧官。但是到朗 达玛即赞普位(836~842)后,在今前后藏地区开始禁 佛,封闭佛寺,破坏寺庙佛像,焚毁佛经,迫害僧人 。佛教的所谓“三宝”即佛、法、僧(或佛经、佛像 、佛塔)在卫藏地区遭到严重毁坏,佛教受到严重的 打击。不久吐蕃王朝也在属民起义中崩溃。到10世纪 后半期,西藏佛教又逐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从吐蕃 王朝崩溃到元朝统一这四百年间,西藏地区长期处于 分裂割据状态,西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10世纪后半期,阿里、卫、藏、康区的藏族地区 社会逐渐稳定,佛教在这些地区得到复兴和发展。新 兴的封建地方势力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 为了巩固他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感到需 要有适应封建制度的佛教思想,并利用佛教思想和文 化来为他们的政治服务。于是新兴的封建领主依靠他 们的政治地位和财力,派子弟赴印度学习佛法,或延 请印度僧人前来西藏传教,并修建寺院。在新兴封建 主扶植下发展起来的西藏佛教,与封建的政治、经济 、文化紧密结合,地方封建领主往往又是寺院的大施 主,有的是直接穿上袈裟的僧人。于是形成了僧俗一 体,政教不分的局面。如阿里地区的古格王朝兴起, 佛教获得了发展。拉德王把普兰的协尔这一地区封赐 给僧人仁钦桑布,称为供养的根本驻地。又如意希坚 赞是吐蕃王室后裔永丹一支,六传到他,成为山南的 一个地方势力的首领。他所统治的属民是封建农奴, 他需要佛教这一精神武器来帮助他进行统治,便积极 发展佛教,并成为桑耶寺的寺主。由此开始萌发出“ 政教合一”现象。由于当时藏族社会在政治上是分散 的,各地方势力各自为政,致使佛教的活动也是分散 的。11世纪中叶,西藏封建社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地方势力统治地位得到巩固,开始互相兼并。他们都 积极利用宗教来进行政治、经济的斗争。西藏佛教派 别始于阿底峡入藏传法,其诸弟子传播其学说,按章 嘉大国师的说法,认为西藏各教派“都是佛教,只是 各自在修行等方面有些差异而已”,“各教派并不矛 盾,因为诸教派把全部经典都奉为教诫”,各派互相 学习,导致各教派的形成和发展。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