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4.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
ISBN: 9787511334381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们由于不成熟、自我 约束力差、自我纠错能力差,所以 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错误百出,而且经常犯同样的错误 。作为成年人的家长最感到头疼的 是:“孩子怎么没记性?”“为什么屡教不改?”于是 频繁批评,意图把男孩“骂”醒。 但是不管你是苦口婆心地骂、言词激烈地骂,还是语 重心长地骂,这种带有批评成分的 教育效果都不十分理想。尤其是针对处于青春期阶段 的男孩,他们的逆反心理作祟,容 易与父母形成对立局面,那么这时候的批评不但无效 反而会适得其反。如果再碰上一个 破罐子破摔的男孩,被批评烦了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老教育家孙敬修先生有一次看见几个孩子在摇一 棵小树,孙老并没有上前大声训斥。 沉思片刻后,他走过去把耳朵贴在小树上,孩子们看 见觉得很奇怪,好奇地问孙老在做什 么?孙老态度严肃,用十分痛惜的语气对孩子们说: “你们听,小树在哭呢!因为你们快 把它的命根摇断了!”孩子们听了,羞得满脸通红, 一个个惭愧地低下了头。而后,孙老 和孩子们一起给小树培土、浇水。从那以后,这些孩 子不但不再摇树,还成了护树“小卫士”。 孙老在这里是采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把准儿 童心理,用极富童趣的话语使孩子 从心底里感知犯错、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在批评孩 子时,最忌讳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 伤人心的话。所以,不管孩子犯了多么不该犯的错误 ,在批评孩子之前,父母都要平息 一下自己的情绪。 一般来说,当男孩犯了错误后,往往心里已经产 生了愧疚。所以,父母在批评时, 没必要一遍一遍诉说自己多么痛心,这种做法无异于 在孩子心灵的伤口上撒盐。对于已 经具备是非判断能力的中学生而言,批评只要点到为 止,就会使孩子记忆深刻。如果过 度批评,不但不会加深孩子的印象,相反还会使孩子 更加反感。 没有人喜欢被人批评,父母在批评男孩时一定要 注意方式方法,尽可能采用积极的批评方式,给批评 穿一件表扬的外衣。 已经上高二的小斌仍然“玩”性不改,每周六都 要玩一会儿电子游戏。说是“一会儿”, 实际上却是好几个小时。因为他每次都要打一局,而 一局至少得打过好几关,有时甚至 能从头打到尾,这样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有时母亲看 不过,便吼他:“别玩了!快去写 作业。”他往往会以“只差一点就过关了”为理由, 再拖半个小时。 为了帮助儿子改掉贪玩的坏毛病,母亲想了个好 办法。又一个周末,母亲约了自己 的几个朋友聊天,并让小斌服务。就在小斌为阿姨削 苹果的时候,母亲提起了如何对待 孩子贪玩的话题。几位朋友都有十七八岁的孩子,所 以都有话说。其中一位说:“我儿 子已经上高三了,还整天惦记着玩,家里看得紧,他 就到游戏厅、网吧玩,我都快愁死了。” 小斌在旁边很紧张,生怕母亲揭自己的底。 小斌的妈妈接过话茬说:“你越管得紧,他越不 听话。我就从来不管小斌,每周他 都可以玩一个小时的游戏,而且很守时,说一个小时 ,就一个小时。”说着,看了看表, 然后对小斌说:“儿子,到了玩游戏的时间了吧?去 吧,玩一个小时就停。” 那天,小斌很自觉地在游戏机旁放了一个闹钟提 醒自己,一个小时后,干干脆脆地 退出了游戏。以后,不管母亲在不在旁边,小斌都只 玩一小时,到了时间就立刻停止, 再也不用母亲费心了。 小斌妈妈很讲究批评的艺术,她的做法很值得父 母们学习。然而,很多父母在批评 孩子时,难以做到心平气和。于是,这样的话不绝于 耳:“都这么大了还不懂事!”“就 知道玩,这么大了还让我操心!”“好的没学会,就 学会打架了,你是不是想把我气死?” 可想而知,这些话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心灵感受。当 孩子犯有过错时,家长往往一味责 备孩子,甚至打孩子,一点不讲批评技巧,结果往往 事与愿违。那么,家长批评孩子时, 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第一,把声音放低。压低声音讲话,容易使孩子 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 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第二,保持沉默。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 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 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 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 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 “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第三,使用暗示。孩子犯有过失,如果家长能心 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 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愿意接受家长 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 了孩子的自尊心。 第四,批评孩子要言简意赅。有的家长批评孩子 时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却说不到要 点上,净说一些废话和孩子反感的话,引起孩子的逆 反心理,孩子索性左耳进右耳出。 所以批评的话不在多,要言简意赅,恰到好处。 第五,批评孩子一定要就事论事。批评孩子的时 候不要把过去的事情扯出来,家长 常犯的毛病就是喜欢秋后算总账。孩子本来有几件事 情做错了,当时父母心情好,就不 管不说,等到后来孩子的举动越来越不像话,这才开 始发火,而且把已经过去了的事情 重新提起,这样做只会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 第六,批评孩子千万不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特 别是那些有辱人格的语言绝不能使用, 批评孩子的场合也要有所选择,尽量不要当着外人或 孩子朋友的面批评孩子。场合不对, 本来孩子可以接受的意见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如果 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他们甚至会 做出某些难以预料的举动,让父母十分尴尬,下不了 台。 总之,父母要充分考虑男孩的心理感受。根据孩 子的具体情况,采取朋友般的做法, 通过谈心、启发、聊天等方式,用委婉的口气指出孩 子的不足,用商谈的口气消除孩子 的对抗心理,与孩子一起共同分析错误,允许孩子申 辩,及时澄清问题真相。这样不仅 可以使男孩真正感觉到自己在人格上和父母一样平等 ,而且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 距离,消除彼此间的隔膜,收到积极良好的教育效果 。P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