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荡寇(昆仑关作战)/经典战史回眸抗战系列

铁血荡寇(昆仑关作战)/经典战史回眸抗战系列
作者: 滕昕云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1.80
折扣购买: 铁血荡寇(昆仑关作战)/经典战史回眸抗战系列
ISBN: 978730710724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5军之始——陆军装甲兵 早期沿革 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会战,南京 国民政府投入了中央直辖调整师之大部兵 力,在上海一隅抵抗日军近三个月,这支 由德国军事顾问团协助编成的新制调整 师,系当时中国陆军中最趋近于现代化标 准的野战师,其中以陆军第87师、第88 师、第36师,以及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 为代表。这支德制新式中央军在淞沪会战 及其后的南京保卫战中消耗殆尽,以德国 制度与方法为本的建军方案,随着这支德 制新式中央军的逐次消耗,以及1938年 中德关系的破裂,而画上了休止符。 在德国顾问撤离中国之前,其对中国 陆军所完成之最后一项建军工程,当属陆 军第200师的成立。该师系在向苏联、意 大利所购买之新式坦克抵达国内后,以原 陆军装甲兵团为核心所扩充而成,实际 上其编装形态为一德制装甲师。1938年1 月第200师成立时主要战斗部队有第1149 团、第1150团与第1152团三个团,其中 前二者为坦克兵团,最后者为机械化步兵 团,如此的编制,即为同时期德制装甲师 的基本架构。在师战斗支援与勤务支援方 面,则有炮兵第52团,该团系由装甲兵 团所属之反坦克炮教导队扩编而成;另有 搜索营、反坦克炮营、补充营、准备营、 辎重营、通信营、工兵营、高炮营、特务 营等单位(补充营、准备营于同年7月合 并扩编为技术补充团)。第200师编成之 后,由原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少将直升师 长职,前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少将为副 师长,参谋长为彭璧生少将(后为廖耀 湘)。该师尔后以突击军编组形态,参加 了1938年5、6月间的兰封战役。 第200师的德国装甲师编装形态,正 是德国陆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实施闪 击战的装甲师模式,在当时系除了德国 本土的三个装甲师(第1、第2、第3装甲 师)外,全世界第四个以该模式编成的机 械化师。事实上,德式装甲师的编装形态 与运用原则,最初在当代的西方列强中被 认作为异数,而不被接受认同,遑论国家 社会形态仅具备近代化雏形的中国。当时 同为世界军事发展龙头之一的法国与苏 联,对于装甲兵的态度看法,均将之视为 步兵的辅助兵种,虽然极端重要,但是其 使命却是支援步兵作战,为步兵开创克敌 制胜之条件。这个装甲兵学派在二战前的 世界军事思想发展潮流上,颇占上风,俨 然为一种主流的观念。 由于国民政府在抗战爆发以后,向苏 联购买了相当数量的军备,有装甲车、各 种口径火炮、军用飞机、各式轻兵器等, 其中便有T-26B轻型坦克82辆一项,这批 装甲车便构成了1938年装甲师时期之第 200师的主力车种。自德国军事顾问团在 希特勒的命令下,于1938年7月撤回国内 去后,苏联军事顾问便取代其地位,在中 国陆军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俄制 坦克的进入国内,苏联顾问数十人同时到 达,为中国陆军机械化部队之编训、装甲 车之操作保养等事宜,进行建言与指导。 自然地苏联军事顾问会对德制装甲师 的编组形式感到无法认同,依照当时苏联 红军陆军内的装甲部队模式,是以坦克旅 为基本战术单位,每个坦克旅下辖三个坦 克营、一个步兵营,总兵力有80—90辆 坦克。坦克旅合编为坦克军,由战区或方 面军司令部统制,用以支援步兵军、步兵 师作战;其战术运用则倾向打散建制,以 坦克营、连以下部队,配属各步兵单位使 用。相对照之下,德制装甲师系以战场主 兵的姿态编成,其运用方式亦是朝这个方 向出发。持平而论,苏联红军陆军的办 法,较为适用于现代化条件较不成熟之社 会下所产出的低度专业化陆军,以当时的 条件而言,中国陆军实属于这类军队(此 非价值判断,而系事实陈述,请读者注 意)。是以,苏联的装甲兵运用原则与思 想,反而较贴切于中国陆军当年的实际状 况。在这种情况之下,德国人曲高和寡之 高专业度的复杂思维与制度,很快就在中 国陆军中被苏联的方法取代,德制装甲 师、兵种混编之战斗群形态之突击军模式 均遭到扬弃,中国陆军装甲部队回归到原 来的装甲兵团编制,而所有机械化部队亦 进行重新改组,再编入若干步兵师,最后 即是以陆军新编第11军的方式呈现,这就 是尔后的陆军第5军的前身。 当时京(南京)沪战役、徐州会战甫 结束,而武汉会战即将展开,这段时期中 央军战前整编案所完成的调整师,多已损 失惨重,历次的会战累积了众多的血战经 验,军事委员会武汉行营即根据这些经验 教训,制定了今后中央军之整理办法,以 为未来长期艰难的抗战遂行,奠定更妥适 的基础,其整理办法概要如下: 一、以军为战略单位,并以军辖三 师、师辖三团为原则。 二、军以上各级指挥官不得兼任他 职。 三、各路军名义取消。 四、集团军及军团均直属战区司令长 官部。 五、师之经理人事以直属于军为原 则。 接着在武汉会战结束后,军事委员会 为厚植持久抗战之实力,并针对过去一年 抗战历次会战所得经验,维持保育野战军 力,拟具国防军整编总方案,以及国防军 第一期整编计划大纲,交付长沙、南岳两 次军事会议修正并通过,拟定了第一期整 编部队实施办法,其规定概略如下: 一、整编总方案,系规定将参战各 师,于一年内分三期轮流整补,每四个月 整理60至80个师。 二、实施办法系规定整编各军,凡辖 三师者为甲种军、两师者为乙种军,但 军部一律用甲种军部编制;师用新订之 1938年师编制,各师之人事、经理、教 育、卫生等,归军长监督。 P0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