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2.50
折扣购买: 幸好,书店还在
ISBN: 9787218146751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记者,“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对现当代美国和世界文学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1953年凭借《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流动的盛宴》等。 译者简介: 傅雷(1908-1966),著名文学翻译家、作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且影响巨大,译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30余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 李江艳,1984年生,从事翻译工作多年,译作有《闪击战:古德里安回忆录》《第一侦探推理谜题系列》《写给中国青年的世界历史》等。
书店趣事(代序) 我喜欢约朋友在书店见面。 一个原因,就像乔治·奥威尔在《书店回忆》中写的:因为书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不用花钱就能逛很长时间的地方之一。 另一个原因,我也曾经在书店工作多年,那些年的经历告诉我,当读者进入到书店里,他们的时间概念就不那么清晰了。不管是谁到得早些,都可以先在书店里逛逛,拿起一本喜欢的书,随便翻翻后就难放下了。来得晚一些的也不会感到太尴尬。待到见面的时候,开场白多是:“选的这个见面的地方不错啊。好久没有逛书店了。我还真的看到了几本我喜欢的书……”少了些苍白的寒暄。 在书店里见的朋友多了,很多时候,话题自然会从书和书店开始: 是先有书店还是先有书商? 最早的书商有没有书店?是走街串巷还是摆个摊子? 早期作家、出版商、书商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作家们最早的版税制度是什么样的? 著名作家和书店有什么样的奇闻逸事? 哪个大作家在书店工作过? 外国的二手书店是什么样的? 书店到底该怎么经营? 书店是否要做广告? ………… 日子久了,大家的脑子里总是有关于书店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总是想探究这些答案。于是就有了这本《幸好,书店还在》。 在这本小书里,大家能读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在古罗马,一本书一旦进入流通市场,几乎就变成了公共财产。 1842年,英国《版权法》延长版权保护期,确定版权所有者至少拥有42年的版权。 所有的书店几乎都有副业,例如出售打字机、圣诞卡片、名人手稿等。 为什么著名的作家都不愿意把手稿写得工整? 原来外国的读书人中也有阿Q,他们认为书店和其他的商店不一样,也认为偷书不算偷。 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书商竟然是一位殡仪馆老板。 ………… 这本小书并不完美,也没有试图梳理书店的发展史,也很片面,只涉及欧美的部分名家之作。但阅读起来很有乐趣,能满足诸君对早期书店的许多好奇。 闲言几句,代为序言。 西海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乔治·奥威尔、“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个人专栏之父”尤金·菲尔德等等14位名作家的书店记忆,一个个离奇故事,一幅幅精彩画面,令人恍若亲自走进一家书店,与爱书人一起交谈! 著名翻译家傅雷等精心译作! 书店,摆放的是一排排的图书,承载的是读书人的记忆,讲述的是读者、作家与出版商之间奇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