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政府“放管服”改革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地级市政府“放管服”改革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 陈诗怡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3.10
折扣购买: 地级市政府“放管服”改革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ISBN: 9787577207704

作者简介

陈诗怡,女,1994年生,辽宁沈阳人。管理学博士,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先后在《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学习与探索》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撰专著1部。主持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

内容简介

无 “放管服”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和主战场。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放管服”改革效能,是摆在理论研究者和改革实践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综合来看,本书主要具备选题较新颖、实用性较强、可读性较好三个突出特点。第一,选题较新颖。伴随着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研究者们尝试对“放管服”改革开展评价,但却鲜有研究者运用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对其开展实际测评,既有研究更倾向于从营商环境的角度透视“放管服”改革进展,或基于政府工作报告、政策文本等二手资料开展规范性分析,主观研判改革进展。在寥寥无几的关于“放管服”改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中,评价指标设计也基本停留在理论化推演阶段,缺乏实证检验。对此,本研究将扎根中国国情,聚焦于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中坚力量——地级市政府,从效能评价的角度出发,尝试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的地级市政府“放管服”改革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靠性。第二,实用性较强。“放管服”改革在破除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结构化障碍方面的显著优势,使之成为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和主战场,更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科学、合理、可靠、稳健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地级市政府“放管服”改革评价提供有效的技术工具,帮助地级市政府明确在同类改革主体中的实践定位,促进改革任务的有序推进,有助于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第三,可读性较好。“放管服”改革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关系为核心,是能够有效破解深埋于体制、机制内部的结构性障碍,促进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之举,在解决“证明你妈是你妈”的“奇葩”证明,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三角债”式循环证明,“红顶中介”的牟利空隙等不良现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因此,该议题与读者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易于引发读者的身临其境之感,在思想和情感上与作者形成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