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书主义

三本书主义
作者: 卢新华
出版社: 复旦大学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40
折扣购买: 三本书主义
ISBN: 9787309133608

作者简介

卢新华,江苏如皋人,一九八二年二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学一年级时,曾在上海《文汇报》发表短篇小说《伤痕》,该作获一九七八年全国**短篇小说奖,并**了新时期**的“伤痕文学运动”,同时被翻译成英、法、德、俄、*、西等十几国文字。一九七九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为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代表,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大学毕业后曾任职于《文汇报》文艺部作记者,后于一九八六年自费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以自由撰稿人身份往返于中美两国,主要从事创作和讲学活动。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伤痕》《典型》《表叔》等,中篇小说《魔》。长篇小说《森林之梦》《细节》《紫禁女》《伤魂》,长篇思想、文化随笔《财富如水》等。

内容简介

赌桌上的反思 想写这个题目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我还在洛杉矶 一家大赌场做发牌员的时候。 美国赌场发牌员的薪资,主要靠小费。我和许多 同事一样,上了牌桌后的**件事通常都是关心每副 牌小费的有无和多寡。然而,我却有过一次噩梦一样 的晚上,在牌桌上一连发了差不多10副牌都是让一个 犹太小伙子赢,以至于他的面前很快就堆满了筹码。 但这位犹太青年却在众目睽睽下坚持一毛不拔,以至 于桌上的客人后来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纷纷提醒他: “你应该给小费的,他们可是以此为生呢。”他听了 ,开始时不吱声,只是低着头堆他的筹码,但终于抬 起头坚决地道:“不,我要是给了,会带来霉运的。 ” 于是,从那个晚上起,我便开始比较认真地思索 犹太人的问题了。我对于犹太人其实并不陌生。马克 思和恩格斯都是犹太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犹太 人。莎土比亚和巴尔扎克等大作家的作品里也有不少 犹太人,只不过比较多的是银行家、高利贷者、不法 商人和吝啬鬼罢了。也曾听说犹太人做生意如何了得 ,差不多控制了整个美国的经济命脉,并对美国国会 的参众两院施以了难以估计的巨大影响。而犹太人和 犹太民族这种做生意的天赋究竟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我后来听说这是他们从小就加强教育的结果。小孩子 到了上学的年龄,有**,父亲在孩子出门前,忽然 塞给他一枚铜板,叮咛他到**回家时必须让它变成 至少两枚。这个小孩开始时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去“ 增值”,后来终于想到用这枚铜板去超市买了一些便 宜的糖果,到学校后再加价卖给那些一时嘴馋的同学 ……所以,仅就商业活动而言,犹太民族的教育无疑 是十分成功的。那位犹太青年在牌桌上不肯付小费, 从“唯利是图”的商业观点出发,原也无可非议。问 题是如果每一个客人都如此效仿的话,赌场大概也就 无法再招到发牌员,并会关门大吉,而那位犹太青年 也就无法再去赌桌上赢钱了。故商业活动除了“唯利 是图”外,似乎还应该“有钱大家赚”。否则,至少 会像那位犹太小青年一样,后来在桌上遭到越来越多 人们的白眼和唾弃。 这样,从犹太人忽然联想起我们中国人,竟发觉 这两个民族很有些相像。诸如过*子精打细算,特别 重视家庭等。但*重要的还是彼此一百多年来都遭* 过刻骨铭心的外族的凌辱和欺负。相较于犹太人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中遭*的劫难,中国人对近现代**英 法联*、八国联*以及*本*队的侵略,恐怕也记忆 犹新。故在悲情倾诉、苦难意识和情结方面,两个民 族即便不能同气相求,也很可以惺惺相惜的。而追踪 作为中华民族很重要一部分的美国华人史,也同样充 满了悲情和苦难的诉求。但我几年前却意外地在一本 叫作《美国华人发展史》的书籍里,了解到这样一件 史实,当年通过“排华法案”时,一位白人律师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