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自控力(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人生)

超级自控力(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人生)
作者: 张姣飞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6.30
折扣购买: 超级自控力(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人生)
ISBN: 9787518025367

作者简介

张姣飞,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毕业,职场压力管理专家。在本书中,她以神经语言程序学(NLP)的理念为基础,提出了许多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来帮助读者提高自控力。

内容简介

044 你是否已深陷拖延的怪圈 当今社会,做事拖延已经成为一种越来普遍的现 象。据不完全统计,在平均每100个大学生中,就有 70人有不同程度的拖延习惯;每100个成年人,就有 25人正在受慢性拖延的困扰。在他们当中,95%以上 的拖延者希望减轻自己的拖延恶习,因为拖延问题已 经严重扰乱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为此倍感苦恼。 一家广告公司的策划经理张萍抱怨说:“每次打 开电脑准备作方案,第一件事不是查资料,而是先光 临各大门户网站和论坛。发发微博、逛逛淘宝,最后 实在是来不及,才匆匆开始作方案,结果就是草草了 事。” “每天早上,我的闹钟要叫3次,我才会起床, 从起床到出门基本花费90分钟,每天迟到。”25岁的 公务员苏蓝也有着类似的烦恼。 张萍和苏蓝是众多的“拖延”一族中的一员,他 们的抱怨也代表了绝大多数“拖延者”的心声。在开 始一项新任务时,他们会自信满满,认为自己一定能 做到,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总是被一连串的思绪、情感 和行为波动所困扰。 比如说,学生做着作业,会想:“明天还有时间 ,不如先玩一会儿。”上班族认为:“工作实在是太 枯燥乏味了,先看会儿时尚杂志,聊一会儿天,放松 一下。”结果,有拖延习惯的学生总是像歌词中所唱 的“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还没有念”; 有拖延习惯的上班族,就像《明日歌》中所唱的“明 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天的工作总是要拖到明 天,明天又推到后天,到了最后期限了才会急着赶工 …… 概括来讲,拖延者常常要经历三个心理阶段。第 一个阶段,在接受新的任务时,他们会告诉自己“这 次我想早点开始”,然后制订严格的行动计划,并觉 得自己一定可以圆满地完成任务;第二个阶段,总认 为时间充裕,在遇到催促的情况下,他们总会漫不经 心地说“还有时间”;第三阶段,在事情越来越不顺 利或者感觉越来越枯燥时,他们就会逐渐放慢行动, 甚至产生厌烦、逃避的心理。结果等到时间快来不及 了,又会自责“我应该早点开始做”。可是,为时已 晚,只能处于不停的哀叹中。 实际上他们也知道,拖延会扰乱计划,不仅容易 给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还会影响自己的职场晋升, 扰乱正常的生活秩序。他们也想下定决心克服这个坏 习惯,可是,每到执行时总是问题依旧,结果就陷入 了拖延—努力克服—拖延的怪圈中,难以自拔。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拖延”算不上真正意义 上的病症,但确实可以算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问 题。 我国心理学博士西英俊认为,人之所以有拖延的 毛病,与其人格特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三 种典型人格最容易成为滋养拖延毒瘤的沃土。第一种 ,强迫型人格。这样的人凡事总是希望尽善尽美,他 们害怕失败,觉得慢工才能出细活,却忽略了时间的 限制。第二种,依赖型人格。这种性格类型的人由于 过分被关爱,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遇事总是犹豫 不决,很难独立行事。第三种,逆反型人格。这种人 自我控制感太过敏感,他们不愿意被支配,本来想做 的事,一旦被交代去做,他们就会用拖延来反抗被剥 夺的自主感。 所以,如果你自认为有拖延的毛病,而且想彻底 跟它说“拜拜”,那么,首先就要对自己的性格特质 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如果你属于三种人格特质 中的一种,那么努力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和不足是解决 拖延烦恼的关键。 其次,拖延者要努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人们之 所以会陷入拖延的怪圈,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控力 的缺乏。所以,他们总是在该认真学习和工作的时候 ,脑子里不断冒出想要玩乐、放松的念头,并被这个 念头“挟持”,结果影响了做事的进度和效果。所以 ,要摆脱拖延的烦恼,就要管好自己,设法将头脑中 一些不合时宜的念头甩掉,心无旁骛地把事情做好。 (P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