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重行行
ISBN: 9787203109983
第一章 青衿绮梦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 ,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 隐茅堂。扬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 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一首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道罢,引出一个美 丽乡村,这就是李芳洲的故乡布桑村。布桑村坐落在古偃 山下,风雨河穿村而过。站在古偃山上极目远眺,布桑村 犹如一幅古朴的立体国画铺陈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这里 土地平旷,水利发达,古来是农桑重地,号称“北国古村 小江南”。暮春三月,在江南固然是姹紫嫣红开遍,而在 这个北国古村,也已是桃花红杏花白了。不过李芳洲无心 欣赏这春日美景,因为有一件大事萦绕心头。今年他大学 毕业,面临分配。按照国家“哪里来哪里去”的政策,如 果没有意外,他铁定回老家,好点分到城关,差点分到乡 镇,实在不行就去村里当个教师。上一届的老乡单有福, 数学系毕业后不就被分到本村任教了吗?当年就人了洞房 ,第二年就大获丰收,一对龙凤胎呱呱坠地,喜得他老娘 魏老婆子合不拢嘴,睡梦中还要笑出声。一时间在左邻右 舍传为美谈。李芳洲就读中文系,诗书浸染,颇有几分古 代文人侠客的浪漫情怀,一直向往着“诗酒趁年华”、仗 剑走天涯的生活。他毕业后不想回故乡,既是气质使然, 又有现实原因——他对故乡有一种莫名的憎恶感。这种憎 恶之情好像在上高中时就潜滋暗长,近两年更加强烈了。 童年的李芳洲觉得大家看自己的目光都是笑眯眯的, 尤其是牛大爷。瓜果飘香的时候,每当他放学路过生产队 的果园,管理员老牛就会悄悄把他叫到仓库,拿出黄澄澄 的酥梨水灵灵的葡萄让他吃。他想吃,又不敢,老牛就会 笑眯眯地叫着他的小名说:“图图,吃吧吃吧,生产队人 人有份,还能少了你的?我不告诉你爸。你爸也是的,忙 得成天不顾家,看把孩子热的。快吃吧,都洗好了。” 小小的李芳洲怎能禁得住糖衣炮弹的袭击呢?“牛大 爷真是个好人呢。”牛大爷的憨笑、牛大爷的仓库,给童 年的李芳洲带来多少甜蜜的回忆呀。 但就是这个牛大爷让他深切感受到了人心的险恶和世 情的冷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 全国渐次推开。布桑村彻底告别了集体化时代,大队改为 村委会。老牛属于第三生产队,在队里处理公共财产的时 候,说家里人口多,住不开,自己和老伴能不能在饲养院 借住,顺便也可以看管维护一下生产队暂时处理不了的农 具。有的社员不同意,说饲养院占地面积那么大,老牛一 家独占,不合适。李芳洲的父亲李爱民当时是生产队队长 ,就结合老牛家的实际情况,耐心地做社员的工作,说老 牛家底薄,手头紧,四个儿子娶媳妇还欠下队里七百一十 五块钱。一家有难大家帮,不如就让他暂住管理,勒紧裤 带还饥荒吧。大家不好驳队长的面子,勉强答应了。老牛 闻讯,感恩戴德喜滋滋地去了。他看着空落落的饲养院, 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夜笑醒了好几回。 依托饲养院,勤俭精明的老牛又养鸡又养猪,很快翻 了身,又帮四儿子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跑运输,车就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