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两半斋续笔(精)
ISBN: 9787308246101
陆费逵先生家世、早教 及其他 一九四一年七月七日中 午,陆费逵先生在香港家中 会见客人。下午三时许,他 感到浑身酸痛,大汗淋漓, 躺下来枕头、床单都湿透了 。当时陪伴在身边的女儿陆 费铭琇,焦急地询问父亲怎 么了。陆费先生说没做什么 ,只是谈话时,客人劝他抽 了一支小雪茄。第二天陆费 先生依然感觉不好,他半夜 起来,开始整理中华书局的 账册,又给夫人写下遗嘱。 九日清晨,陆费先生从浴室 中出来,心脏病发作,突然 倒地,从此长眠不醒,时年 仅五十六岁。 就这样,一代中国百年 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一颗中 国现代百年出版业的文化巨 星,从浩瀚无际的夜空之中 ,猝然陨落。他给我们留下 的记忆,是四十年从事教育 与出版事业的辉煌经历,是 一篇篇优秀的政论与教改文 章,是一所所他参与兴建与 主持的新式学校,是一套套 他组编或亲自撰写的图书。 更为耀眼的业绩,是他在民 国元年创办的中华书局,他 远见卓识,历尽艰辛,在不 太长的时间里,建造出一艘 中国文化出版的巨型轮船, 给我们留下许许多多优秀的 文化典籍,如《四部备要》 《古今图书集成》《中华大 字典》《辞海》等,还有各 类中小学教科书,各类期刊 ,以及规模庞大的各类图书 。他使中华书局成为百年以 来,中国出版业名列前茅的 双雄之一。直到今天,我们 依然可以看到,中华书局生 生不息,他们承继前贤,不 忘陆费逵先生当年留下的产 业精神与文化遗产,还在陆 费先生的家乡浙江桐乡建立 伯鸿城市书房,设立伯鸿书 香奖。 但可能是陆费逵先生离 开我们的时间太久远,可能 是他的人生之路过于短暂, 也可能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陆费先生的人生轨迹,更 偏重于一位实业家的塑造。 在我们的视野中,能够了解 到陆费先生的信息,实在是 太少了。或者说,许多事情 的认识,仅限于人物介绍的 层面:我们知道,陆费逵字 伯鸿。陆费是复姓,《百家 姓》上没有,明末出现于浙 江桐乡。陆费一族本姓费( 读bi),明代时,其先祖出 嗣舅父陆氏,遂冒陆姓。后 费氏一支无嗣,为兼祧两家 ,改姓陆费。我们知道,陆 费逵先生的五世先祖陆费墀 ,曾为《四库全书》总校官 ,他曾在浙江桐乡建枝荫阁 ,藏书极多,后来毁于兵乱 。我们知道,陆费逵先生的 母亲吴幼堂,有言她是李鸿 章的侄女,很有才华。陆费 逵早年未入学堂,只是由母 亲在家中教育五年。“幼承 庭训,与经史各籍无不研读 。教授法以讲解为主,且循 循善诱,不喜责挞,以易于 领悟为要旨。”(陆费执《 陆费伯鸿先生传略》)我们 知道,陆费逵先生天资超群 ,勤奋好学,成年之后,同 人们评价他才智过人,人品 端正,有“大头”之戏称。 当然,我们更知道,陆 费逵先生二十三岁时,曾在 上海商务印书馆做事,五年 后自立门户,所创中华书局 ,在商业上始终是商务印书 馆的强劲对手。有观点说, 中华书局的兴起,一直秉承 着追随与追赶商务印书馆的 产业精神,在此基础上改革 创新,最终成为出版界名列 前茅的企业。也有观点说, 中华书局始终缺乏创新的能 力,许多产品都是模仿或追 随商务印书馆的结果。我认 为,后一个观点有失公允。 在产业林立、竞争残酷的商 场,追随本来就不是什么坏 事情,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好 的事情。何况在陆费先生创 业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无 人知晓的故事。比如在他逝 世的时候,时任商务印书馆 总经理的王云五先生,曾在 《悼念陆费伯鸿》一文中写 道:商务与中华,“经过剧 烈的正当竞争后,彼此认识 因之较深,渐转而为精诚的 合作。在后几年间,我对于 (陆费逵)先生之诚恳态度 的认识,也正如在以前对他 所持的怀疑态度,简直是一 样的程度”。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