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攻心(让说服更有效)

以言攻心(让说服更有效)
作者: 康家珑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4.60
折扣购买: 以言攻心(让说服更有效)
ISBN: 9787513604574

作者简介

康家珑,教授,男,江西泰和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毕业,曾在复旦大学进修学习。现任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理事、江西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独立著述有《语文趣谈》(语文出版社)、《中国语文趣话》(台湾云龙出版社)、《交际语用学》(厦门大学出版社)、《语言的艺术》(海潮出版社)、《趣味修辞》(上海古籍出版社)、《语言幽默的艺术》(岳麓书社)、《出言制胜》(中国经济出版社)。发表各类文章120多篇。   主要获奖有:曾宪梓基金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国家教育委员会1994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奖(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2008年)。

内容简介

(一)“说服”成就和谐 “说服”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有人的地方就离不开说服。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说服成了现代社会谋生存、求发展必不可 少的手段。人们尽管对“说服”并不生疏,并且都曾在不同范围、不同程 度上实践过说服,但对“说服”是怎么产生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提高说 服效果等问题,在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许多朦胧之处,所以我们有必要 掀开“说服”的面纱,看看“说服”的庐山真面目。 1.生存需要交际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田蒙说过,“世界上最重要 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古希腊神话中的“司芬克斯之谜”讲的就是 这个道理。司芬克斯是底比斯城外一头人面兽身的怪兽。它总要给路 过自己身边的底比斯城居民出~则同样的谜语:早晨四条腿,中午两 条腿,晚上三条腿,是什么?如果路人答不出来,怪兽就要把他吃掉。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所有底比斯城人没有一个人能给出答案。最终, 他们都被怪兽吃掉了。因此,底比斯城长期陷于动荡和苦难之中。终 于有一天,有位叫俄狄浦斯的英雄来到了司芬克斯面前。俄狄浦斯说: “这则谜语的答案就是人!因为人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婴儿,只会 爬行,所以是四条腿;当人长大能直立行走的时候,就相当于到了中 午,所以是两条腿;当人进入晚年的时候,就如同到了晚上,要拄上 拐杖才能行走,所以是三条腿。”谜底解开了,怪兽摔死了,底比斯城 从此恢复了宁静。 这则神话告诉我们,人最可怕的悲剧就是对自身的不了解。一个人如 果连自身都不了解,那他就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受人宰割也就在所难 免。人只有了解自身、掌握自身,才能最终获得安宁和发展。因此。认识 自我是实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前提条件。 人的本性是需要。“需要”犹如玫瑰,有耀眼的色彩,有沁馨的花香 。 还有扎人的青刺。“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人的需要, 社会就会停止。生存的需要,死亡的厌恶,性欲的冲动,温饱的谋取,发 展的探求……这些都是人们最普遍、最基本的需要。所不同的,只是随着 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人们表达需要、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同罢了。 满足需要,最基本的活动就是生产。可是,个人力量与自然力量、 社会力量相比,强弱悬殊,因此人们的生产必须以交际作为前提进行 合作。造房、做衣、种粮……没有一件能够离开与他人的交际合作。 可以说,交际是人类的必然伴侣。从人猿相互揖别开始,交际就与人 结下了不解之缘。交际使人类产生了语言,发展了思维;交际中人与 人结成了各种关系,共同从事物质的生产与交流,不断推动了生产力 的发展;交际增强了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 合作和相互竞争,推动着社会的世代相袭、朝代更替,使社会不断地 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一个人从生到死都是在交际中走过来的。每个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 起,就已经开始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最早是与妈妈和助产师发生关 系,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交际的人员会不断增多,交际的范围会不断扩 大,交际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复杂。总之,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必 须和别人发生关系。 2.交际引发说服 人生活在社会关系的大网中,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存 在一定的关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每一进程中,这种 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每个人都要利用别人,同时也都会被别人所利用。 有一位师傅收了三个徒弟。有一天,他给每个徒弟发了一把同样大小 的谷穗,说:“明天你们每个人都必须告诉我有多少谷粒。” 第二天,三个徒弟都来报告。 大徒弟说:“这把谷穗一共有谷子1328粒。” 师傅问:“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大徒弟说:“我是先把它揉碎了,再放在一张纸上,一粒一粒数出 来的。” 二徒弟说:“这把谷穗有1430颗谷粒。我是先把谷穗揉碎撒在地上, 再抱一只大公鸡来啄。我是一下一下地数着鸡头算出来的。” 三徒弟说:“我这把谷穗有谷粒1350粒。” 师傅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三徒弟说:“我是问了两位师兄的谷粒数量后,再取他俩的中间数得 出的。” 师傅把大徒弟叫到跟前说:“你办事耐得烦,是好事。你在数谷粒的 时候,是不是常常眼花,是不是做梦都会梦见谷粒?耐烦之人还要学习疏 朗心境,你以后要开阔心胸免得急躁。” 他对二徒弟说:“你比师兄机巧,会使用工具。公鸡吃谷你得一下一 下数,惠于世,又惠于畜。你以后要学会明辨真伪。公鸡啄谷低头,啄沙 也低头。你怎么知道公鸡吃到肚里的都是谷粒而不是沙子呢?” 最后,他告诉第三个徒弟:“你最聪明,因为你知道利用人。世上所 有的人都是需要互济的,每个人都要利用人又都要被别人所利用。甲,利 用乙吃粮;乙,利用丙穿衣;丙,利用丁盖房……你利用的是师兄的心 念,这比利用实物更有用。我要提醒你的是,在利用他人的时候切勿轻 信。要明白:人会利你,也会误你。” 师傅的话道出了一个真理: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每 个人都要利用别人,同时也都会被别人所利用。事必躬亲的人算不上是一 个有智慧的人。 人是具有不同思想、不同情感、不同个性的动物。我们必须明白: 在我们利用别人或别人利用我们的时候,交际对象并不是一个可以任人 随意摆布的木偶,而是有情感、有思想、有自己对事物作出反应的独特 方式。由于思想、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不同人之间有时会出现思 想和行为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出现尖锐的对立。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