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一把手控权技巧与授权艺术
ISBN: 9787501765799
二、别冷落下属 每个处于团队中的员工都希望自己得到重视,希望自己在信息公开的环 境中工作,希望自己能在团队的员工之间坦诚交换理念,只有这样,其表现 才会最好。 其实,员工们未必要在团队里担任领袖,或扮演推动者的角色,他们真 正需要的是确实被当成团队中的一分子,确实能够参与企业发展目标的拟定 等工作,确实能在目标执行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如果没 有这些条件,即使企业一把手会对其施压或给予物质诱惑,员工们的积极性 一般普遍也不高。 对于下属的这种自我认同精神,精明的一把手通常都能够体会到,而且 会用极为巧妙的方法满足下属的这种自我认同精神。比如说,如果在旅行中 ,精明的一把手会打电话对自己的下属说:“我现在车上。”然后以“一切 由你负责”收尾。而这句“一切由你负责”就完全能使下属觉得自己对公司 真的很重要,至少此时此地由他负责,此时此地他是主人,此时此地他是不 可缺少而且是关键的一分子,为此,他必定会投入所有的精力,尽可能地使 工作完成得相当完美。 一位员工曾经说过自己的真实感受:“事实上,每个人都对团队里的其 他成员十分尊重,我们共同合作,为相同的目标而努力。在整个过程中我觉 得很自在,因为我可以表达任何意见,我觉得值得说出来而且极可能对团队 会有贡献。我认为自己能够对我们所做的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当我看 到自己较有创意的概念受到重用,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优秀的一把手心中都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尽可能地鼓励下属参与 各种重要工作,为下属提供各种表现个人才能和智慧的机会,为下属创造磨 炼的机会,才能调动起下属的创作精神,发挥下属的创新潜能。没有一把手 的鼓励与支持,则下属们通常都担心现状,为此,其无数的创意就被抹杀了 ,而这种创意的抹杀对企业的损失则是没办法统计的。 一把手不冷落下属除了使下属有受尊重、受重视的感觉之外,还应尽可 能地为下属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下属从实践中磨炼出超人的才干,成为人才 ,为企业多作贡献。 安达公司的总经理吴云民就充分认识到了这点。作为总经理,吴云民手 下有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对这些高素质人才,吴云民一是敢于使用,二是放 手使用。 吴云民认为,任何一个企业的经理都应该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决策准 确;二是给部属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人才有职有权有责。 用人就好比是交通警察指挥车辆和行人一样,交警使车辆走车行道,使 行人走人行道,而一把手用人就是使下属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充分发挥自 己的才智。一把手最关键的是集中精力和时间去决策事关全局的大事。比如 说,安达能吸引来那么多的优秀人才,全得力于一个干练的人事经理王瑾女 士。委任王瑾广招人才时,吴云民只讲了一句话:“我不愁没有钱,只愁没 有人;如果没有人才,有再多的钱,我们也没有办法去发展。”然后他便完 全放手让王瑾去选人用人。事实证明吴云民的放手用人没有错,王瑾反应敏 捷而又审慎,性格矜持而又随和,处事细腻而又果断,对吴云民的话心领神 会,她在不动声色中就成功地配合总部完成了建立公司人才架构的工作。此 后不久,安达总部又对王瑾委以重任,派其全权负责安达正在新组建的珠海 深达投资发展公司。 吴云民就是通过敢于用人又放手用人来激励着人才,并将其融入安达公 司管理的各个方面,安达公司也因此而越来越快速、越来越健康地发展着。 在现实中,不少一把手不愿给下属权力,总是让下属处于无用武之地的 状态,使下属深受冷落,这是极不明智的。实践出人才,这是亘古不变的真 理,因此,一把手要为企业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就应该多给下属提供 锻炼的机会,多让下属有被重视的感觉。 三、等距离交往 作为企业一把手,在其现实的用人用权过程中,应该凭理智控制和约束 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地与自己的直管下属们保持等距离接触,秉公办事,坚 持“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在公事上与下属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 系,在公事之外可以与下属保持朋友关系。 一般而言,并不是每个一把手都具有秉公办事的美德,更不是都能做到 秉公办事,但是,作为优秀的一把手,在领导活动中应尽可能地做到一碗水 端平,这也是其能顺利而正常地开展领导活动的必备条件。应该看到,人们 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人性的弱点,就是在社会活动中很难不“掺杂”进自 己的感情因素。任何一位一把手,他在工作中都要接触很多人,尤其是与下 属打交道。其间,他通常会因为部分人与自己性格、爱好等相近而对其有好 感,甚至会因此而委以重任。其实,这是不太慎重的决定,聪明的一把手应 力求避免只与部分下属交往密切,应尽力防止产生有碍于正常从事领导活动 的“私人感情”,否则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领导工作极难开展。 若不能自觉做到与所有直管下属等距离交往,就很容易引起下属之间产 生不必要的猜疑和误解,很容易在同下属的工作关系中掺杂进多余的私情。 若要避免这一点,一把手就得严格要求自己,要公正合理地使用下属。有一 位一把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也是人,我不能不和人接触。而接触人 就难免在接触时间和接触次数上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均衡’,在接触面 上考虑得‘不周全’。但有一条我敢保证:在接触距离上,我跟谁都一样; 在工作范围内,我对谁都不讲私情!”应该说,这位一把手做得比较对,他 坚持的等距离交往值得其他一把手参考借鉴。 等距离接触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它表现在一把手的各种各样的领导活 动和行动中,它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内容,难以对其进行精确的计算。虽然如 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举例对其有个感性的认识:不能以接触时间和接触次 数的多少来衡量感情上的距离。比如说,在正常的上班工作时一间内,一把 手与不同的下属接触次数相差很大,那属于正常情况,因而也可以说是等距 离接触。 处理公事不可涉及私情。换句话说,私情的发泄、交流与交融应放到公 事范围之外,否则,就与等距离接触相违背。一个很明显的道理是,如果一 把手当着众人的面显露出对某个下属有“私情”,则往往会激起他人对该下 属的嫉妒之情,同时也可能“启发”另一部分人对该下属的趋从;如果一把 手当着众人的面对某个下属表示疏远,则往往可能激起一部分人对该下属的 同情,同时又可能招致另外一些小人对该下属的蔑视……类似这些情况,有 时候并不是一把手故意显示给他人看的,但总会出现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因 此,作为精明的一把手,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不可明显地显示自己与各个不 同下属的亲疏远近关系,以免影响自己以及下属的人际关系,进而对工作产 生负面影响。 有时,即使一把手严格按照原则处理下属间的纠葛与矛盾,通常也难免 遭到“吃亏”者的猜疑和不信任,因此,一把手平常就更应该避免明显表现 出自己对下属亲疏有别。否则,在处理下属间的纠纷时,不仅“吃亏”者会 猜疑,而且其他下属和员工都会猜疑,而这是一把手无法说得清的,其影响 之坏可想而知。只有一把手平时就学会自我约束,注意与下属等距离交往, 他才能在处理下属间的纠葛和矛盾时显得胸怀坦荡、从容不迫,下属们也会 对其抱以信任,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纠葛和矛盾的解决。 不妨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比如说有些一把手平常并不能很 好地做到与下属等距离交往,但在解决下属间矛盾时用了一个小技巧:故意 “偏向”和自己关系疏远者,“惩罚”和自己关系亲近者。乍一看,该一把 手确实很正派公道。但事实上,这是更不明智的做法,其结果通常会适得其 反,不仅疏者不领情,而且亲者也不服气,最后落了个“猪八戒照镜子,里 外不是人”。正因为如此,一把手应在和下属长期相处中将感情投放尽可能 平均些,尤其对同一个权力层级的下属更应如此,不可事到临头方急忙用一 些虚假的技巧性的手段来弥补或掩饰。只有做到平时就很公正,才能在下属 心目中树立起公道正派的一把手形象,才能稳固地处干权力的制高点上。 P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