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审批权配置研究/西政文库

中国行政审批权配置研究/西政文库
作者: 路瑶|责编:黄显深//李强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71.60
折扣购买: 中国行政审批权配置研究/西政文库
ISBN: 9787100187930

作者简介

路瑶,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研室教师,博士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制度经济学方向。主要致力于制度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研究,曾赴德国马丁-路德大学经济与法学院讲学。在《制度经济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重庆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全文转载,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重庆市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研究:作用机制、综合测度与政策选择”,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重庆市创新驱动政策效果评估研究”,西南政法校级科研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大众创业的影响研究”等。

内容简介

1801年,托马斯?杰斐逊这样描述政府扮演的角色:“贤明而节俭的政府,它应该制止人民互相伤害,让他们自由管理自己的实业和进步活动,它不应该侵夺人们的劳动果实。这就是良好政府的全部,也是我们达到幸福圆满之必需。”普罗瑟形容规制者实际就是“微缩版的政府”,那么从民主和法治的层面讲,有必要由某些机构去建立宪政和行政法律法规为这些“政府”的行动设定内在组织结构和外在活动范围。这表明,政府应当服务于社会,采取的规制措施应当克制审慎。西方所言规制与中国所谓行政审批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因此,对待行政审批同样需要审慎、严格。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观点是推动经济理论发展的内在引擎。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中的无为政府,到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下的全能政府,政府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显现,政府在市场中应担当的角色也逐渐成为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上百年的市场经济相比,中国的特殊之处在于,我们实行了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民众对统一的国家和强有力的政府已逐渐形成了制度依赖,经济上也自然形成了延续千年的统一和管制下的大政府小市场经济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加之中央集权的制度惯性,强力政府的特点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大政府小市场依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早期的特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的主要经济体制,大政府小市场的角色定位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的需要,权力的高度集中已经无法带来经济高增长,甚至会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公平。目前,中国的经济虽仍以每年6.5% 左右的较高速度在增长,但想要继续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寻求制度创新以提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改革发展的关键,因此,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定位已经到了不得不重新审视之时。 西政文库由教授篇、青年学术篇、博士篇组成,集中反映西南政法大学教师与博士、博士后人才的学术成果。本书从行政审批权配置的视角研究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国内尚属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