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意思(世界篇上下)

万物有意思(世界篇上下)
作者: 编者:北京日报万物编写组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7.90
折扣购买: 万物有意思(世界篇上下)
ISBN: 9787547727034

作者简介

北京日报《万物》编写组是北京日报专刊部下负责万物栏目专题报道的编辑、记者团队,该团队致力于格物致知,由一事一物中讲述身边的历史。

内容简介

万物说 水母“耳朵”预测海洋变化 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 小小的听石,这是水母的“耳朵”。由海浪和空气摩 擦而产生的次声波冲击听石,刺激着周围的神经感受 器,使水母在风暴来临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得到 信息,于是,它们就好像是接到命令似的,从海面一 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学家们曾经模拟水母的器官发送 声波做试验,结果发现能在15小时之前测知海洋风暴 的讯息。 水母随波逐流,它的水平分布与海流、水团和气 象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水母种类可作为判断海流或 水团性质的生物指标。例如福建南部渔民利用银币水 母(渔民称之为“媪镜”)作为台湾暖流缇鱼夏汛的 指标,准确预测渔汛。 水母毒素抗癌药物 水母是人类传统的海产食物,我国沿海常见的食 用水母有拟叶腕海蜇、叶腕海蜇、海蜇、黄斑海蜇和 沙海蜇。有些水母具有药用价值,我国医药对海蜇的 应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提到,海蜇性咸、平, 入肝肾,可消热化痰、消肿解毒、软坚散结,治热痰 、口燥咽干、阴虚便秘、淋巴结核、高血压、矽肺等 症,外用治丹毒、烫伤等。在现代医学的前沿研究领 域中,水母毒素是一类结构独特而新颖的蛋白质和多 肽混合物,活性广泛,具有溶血、抗氧化等多种生物 活性,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抗癌等作用, 是一大类潜在的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 桃花水母是“大熊猫”吗? 桃花水母不仅有美丽的名字,还曾有“水中大熊 猫”之称。桃花水母的生存史已有65亿年。出现的时 间比恐龙还早几亿年,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 石”,其本身独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 意义。不过,桃花水母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珍稀和神秘 ,在一些干净、平静的水域,经常可以看到桃花水母 的身影。 桃花水母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我国四川、浙江 、湖北、陕西等地均有发现。由于它们多在早春桃花 盛开时节出现,有的为粉红色,在水中游动时状若漂 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们为“桃花 鱼”。 明万历三十七年《归州志》中有“桃花鱼”的记 载。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记录。清雍正三年《 古今图书集成》中曾这样细致而生动地描述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 动则一敛一收,若人攒指收放之状,不知避人,取贮 盂中亦然。离水取视,不过如涎一捻,绵软无复形体 。”清道光十九年《归州志》中有“桃花鱼出叱溪河 ,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之记载 。 其他古籍中还出现过类似描述:桃花鱼“非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