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名人传

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名人传
作者: 杨子仪|绘画:夏燕靖//许东新//武雪峰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名人传
ISBN: 978702015125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英才出少年 剑气侠情 树林里,一道黑色的箭影飕地飞来,唰唰唰,旁边窜 出好几个横眉竖目的汉子,手中宝剑舞成一团团冷光,围 攻中间的一个青年。青年白色的衣袂轻轻飘扬,手中也是 一柄宝剑,意态自如地应付着。 青年的剑术非常好,在慌乱的敌手间如人无人之境, 在围攻之下依是一派从容。他动作极快:灵巧地躲开一个 大胡子凌空砍来的剑,反手一推,大胡子踉跄后退;一回 头又架住一个瘦子的剑,右腿扫向另一个人,长剑一送, 只听瘦子闷哼一声,显然已经受伤;一个胡人装束的人急 急上前想击退青年,却被青年回身一连串复杂多变的剑法 压得不断后退…… “走!”大胡子一看情形不对,吆喝一声,一行人转头 窜入路旁的树林中,一下子就不见了。 青年蹲下身,用地上散落的枝叶将宝剑上的血污擦干 净,剑光反射到青年脸上。那是一张清俊异常的脸,明亮 的双眼透出一股英气,额头高而宽,鼻梁挺直,嘴角带着 若有似无的笑意。昂扬的姿态有胡人豪气干云的风采,而 他优雅的气质却又流露出汉家文士的温文儒雅,远在王孙 公子之上。 这青年就是李白。他性格豪迈,富有正义感,喜欢行 侠仗义,结交豪杰之士。唐代社会对这类济弱扶倾的游侠 人物颇为敬重,李白与豪侠的交往,一方面是他的任侠性 格使然,一方面也是为自己树立声誉。 仙风道骨 离开成都城,李白决心找个地方隐居读书,远离江湖 上的恩恩怨怨。 年轻的李白,并不仅仅满足于当一个出类拔萃的侠客 ,他真正想成为的是一个能安定国家社稷的良臣。 唐朝的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其中又以考 诗赋文章的进士科较受人敬重。李白对自己的才华一向很 有信心,从小他就比一般的孩子聪明颖悟,五岁就能理解 困难的六甲①,十岁便读遍诗书,那些读书作文章的事, 别人都觉得辛苦,可是他只要看一下眼前的书,就可以很 轻松地把它记下来;别人写文章总是苦苦思索,但是他就 可以又快又好地写出老师都觉得了不起的诗文。长大之后 ,他的诗文更加不凡,年纪轻轻便获得众人的注目,因此 李白想用自己的文采吸引朝廷官员的注意,获得受重用的 机会。 到成都之前,他听说苏颋大人上任益州长史,便特地 等在途中,选了几篇得意之作,向苏颈毛遂自荐。苏颋说 :“公子少年俊才,文章的确不同凡响,虽然说功力仍未 到炉火纯青,可是已经可以看出是栋梁之材。若能努力不 懈地广泛学习,假以时日,将会成为和司马相如一样震古 耀今的雄才!” 李白心想:“苏大人的意思,就是我现在还是个火候 未到的半吊子……一个读书人不能成就事业,不能造福万 民,又有什么面目面对祖先呢?”李白越想越沉重,猛灌了 好几口酒,月光洒在李白清癯的脸上,他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