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20.30
折扣购买: 赵凝短篇小说自选集/名家自选文库
ISBN: 9787510432019
赵凝,职业作家、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以写作中、长篇小说为主。新世纪之初,出版七部长篇小说震动文坛,被称为“赵凝旋风”。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体香》、《夜妆》、《白马之恋》等。文字精致温暖,关注情感中的男女,带着别具一格的美感。
苏荷穿件透明衣跟一名男子聊天。在网上。很晚了,她住的那幢楼每一 扇窗户灯都熄了,只有她房间的灯还亮着。不是她不想睡,而是睡不着,她 下班很晚,每天在电台播完最后一条新闻,时间的指针必定指向夜里十一点 。 那男的躲在电脑里,他俩之间有一条若有若无的线。 夜里十一点,苏荷收拾完播音台上的A4纸,还有写在纸的反面那些歪扭 不安的提示字,抱在怀里匆匆走下直播间的楼梯。这是一个春天里再平常不 过的夜晚,楼下的玉兰花无声无息地开放,又无声无息地坠落,没有人知道 。甚至女孩子们原本打算在花树前拍一两张照片的打算,也因公司的一次长 例会给冲乱了。 在一个阳光晴好的下午,苏荷看到两个工人埋头在挖玉兰树,就走过去 搭讪,问发生了什么情况。其中一个穿黑衫的工人抬起头,用黑白分明的眼 球对着苏荷翻了翻,说:“花期已经过了,树就得移走。” 苏荷再问,工人就不再搭腔,埋头干活儿。苏荷站在花树旁愣神儿的时 候,兜里的手机发出跳跃般的声响。女孩都喜欢这种活蹦乱跳的声音,生活 太沉闷,让声音来点刺激。 电话里冒出来的人,是广告公司的贺晓年。他说“喂”的时候,有点瓮 声瓮气,老跟没睡醒似的,听上去有一点慵懒。真人倒并不慵懒,挺精神的 一个小伙子。 他是怎么冒出来的呢?苏荷手里拿着电话想了好一会儿,听到对方说晚 上想她吃个饭,“就在你们电台附近,你说行不行啊?” “你别催,让我想想啊。” “吃个饭还有什么可想的,苏荷小姐,你不会忙得连吃顿饭的时间都没 有了吧?” “有是有,跟谁吃还不知道呢。” “这么说我要预约?” “嗯,快下班的时候,我打给你。” 苏荷匆匆收了线。她把手机装兜里继续往前走。电台大楼前面有一个大 花园,里面有奇花异草和一个音乐喷泉,在夜晚某个时间,原本安安静静的 喷泉,突然之间喷发出来。霓虹闪烁,人影幢幢,水柱幻影,交相辉映。下 午光景,这片花园却很安静。 一走进花园,她耳边便会响起一阵奇异的音乐。是刚才在直播间听到的 声音滞留在脑海里吗?她找了一把刷了绿漆的公园椅坐下来,眯起眼睛来, 享受午后的阳光。现在,她脑海里并存着两个男人,这两个男人似乎都对自 己有好感。一个是刚才冒冒失失打来电话,想要邀请她一起吃晚餐的广告公 司设计师贺晓年,另一个是盘踞在网上从来不肯露面的神秘人物陈钢。 夜里,苏荷盘着一条腿坐在软垫上,睁大双眼盯着笔记本电脑,等待陈 钢在网上出现。 “玉兰树被移走了。” 她心里已经打好了腹稿,准备以这样的口吻开始今晚的聊天。记不清是 哪个晚上,这个叫“陈钢”的头像一直在网上闪烁不定。苏荷感到非常好奇 ,因为他的名字显得太真实了。一般在QQ上使用的名字,都带有几分邪气, 不是叫“天生杀人狂”,就是叫“心里有点乱”,只有“陈钢”这个名字, 显得平实质朴,如同现实生活中的一个老朋友一般。 午夜十二点零六分,陈钢终于上线了,带着他的一贯的慵懒、莫名其妙 ,上来就问:“在哪儿呢你?” “在家。” “下班了?” “下班了。” 然后,苏荷就说了那句准备好的话:“玉兰树被移走了。” 从这句话开始,怪事便开始接连不断地出现。晚上的夜聊让苏荷整晚睡 不着觉。网聊结束后,苏荷爬上床,平躺在那儿,眼睛睁得比白天还大。陈 钢这个怪人说话实在是太奇怪了。当苏荷说出那句“玉兰树被移走了”,他 居然说出“这事我知道,当时我就在现场”这样的话来。 他们是网上认识的朋友。他们从未见过面。 “我当时就在现场,在执行一个任务。我就潜伏在那群移花木的工人中 间。”他在网上打上这行话,然后他就消失了。这个怪人总是这样,来无影 去无踪。 苏荷承认自己对这个神秘男子有好感,但她竭力克制住这种好感,因为 在网络上认识的男人,她实在是不敢再碰。她的上一任男友许自立就在网络 上邂逅的,聊天聊出感情,那人从中原小城许城飞到北京,突然出现在苏荷 工作的电台门口,就像从天而降一样。 三年前,苏美荷23岁(她的播音名字叫苏荷,本名叫苏美荷)。她漂亮, 声音清脆,是人见人夸的好女孩。她从小就有个梦想,想当主持人。为了这 个梦想,她一直都在努力。她是一个南方人,普通话对她来说是一个难关。 她要报考播音主持系,就必须练好普通话。 她每天坐在家门口,手里拿张报纸练习朗诵。mo、le、ne……她念得好 认真啊。每一个拼音都要念上几百遍。她在语言方面并没有太多天分,只是 凭着一股韧劲儿,还有从小到大所谓理想的那种东西。 在江南小城,苏美荷也有一位母亲帮她找到的老师。老师名叫慧子,独 居。非常有气质。美荷的父母都是公司职员,一直过得平顺殷实的生活,对 女儿并没有过高奢望,只是希望她长大后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再找一个好女 婿成家立业,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偏偏女儿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她一心想当主持人,再远再难再不可能 ,她也要完成心愿。她这种坚硬的做派让母亲感到隐隐的不安。苏荷的妈妈 文晓燕是个安分守己的女人,对丈夫、对孩子都是无条件地好。女儿说什么 ,就是什么。女儿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妈妈一直放任她自由成长,并不对 她在功课上、兴趣爱好上过多干涉。 直到有一天,女儿的班主任老师打来电话,说让美荷妈妈来学校一趟。 当时美荷的妈妈非常紧张,还以为女儿闯了什么祸事,她一路走一路淌汗, 路过一家卖冷饮的小店,她站站脚、歇一歇,顺便买了一瓶冷饮来喝。谁知 那冷饮涨满了汽,开瓶的时候喷了她满头满脸。 再回家去洗头已经来不及了。 苏荷妈妈就这么蓬头垢面去见了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是一位面似银盆 的大脸盘女老师,伶牙俐齿,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且停不下来。美荷妈妈刚 被汽水浇湿了头发,心里发虚,站在张老师办公室门口敲门的时候,腿竟抖 得不行。 见了面,张老师竟出人意料地和气,还用纸杯给美荷妈妈倒了一杯水, 放在她面前。张老师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们学校最近文理科就 要分科了,苏美荷同学执意要上文科班。她数理化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上文科班是不是有点可惜啊?所以我们把家长叫来,一起商量商量。” 苏荷妈说:“老师,您觉得呢?” 老师说:“我们觉得她还是上理科班比较有前途。” 苏荷妈知道,女儿将来的理想是想当主持人,可在这个面似银盆、伶牙 俐齿的班主任面前,她突然觉得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有些说不出口。 这个傍晚,妈妈和女儿做了一次长谈。她们坐在门口的小竹椅上,看着 人来人往的行人和车辆,说着各自的想法和心思。 “我要当主持人。”女儿说,“不管有多少困难,我就是要当主持人。 ”当她说这话的时候,一股巨大的声波将她们母女俩的谈话中断。街上开来 一辆式样新奇的轿车,车上放着欧美流行音乐。车窗开着,声波此起彼伏, 母女俩再说什么,彼此已经听不到了。 苏荷的命运可以说从此一帆风顺。大学毕业她顺利当上了电台主持人, 工资比家乡的同学高一倍还要多,并且工作地点还在北京,这更让苏荷喜出 望外。北京是许多文艺青年向往的地方,能来北京工作就等于梦想实现了一 半。 但是,苏荷的情感之路却非常坎坷。人生的命运仿佛就是这样,事业爱 情不能兼得,老天给你一样,另一样就给得非常吝啬,需要努力方能得来。 工作前三年,苏荷一直跟一个名叫许自立的男人绕在一起,耗尽时间精力, 虽然工作一点没耽误,但感情上却是遍体鳞伤,旧话不愿重提。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