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经济日报
原售价: 108.00
折扣价: 76.68
折扣购买: 制造业金融
ISBN: 9787519608941
制造业金融体系就是按照新发展理念构建的现代化 治理体系。只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设计,就能解 决一些以往难以解决的问题和一些“卡脖子”问题。 1.创新制造业金融理论、技术与操作体系,逐步实 现制造业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 建成功能完备、效率一流的现代化制造业金融理论、技 术与操作体系。 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现代化制造业金 融体系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 持续性。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制造业体系来讲,如果金 融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难以做到的 。抓住了“金融创新”,就抓住了制造业金融全局的“ 牛鼻子”。虽然我国制造业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但大而 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 力不强,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 。通过金融创新引领和驱动制造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制 造强国建设的迫切要求。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 是谋未来。 制造业金融体系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 金融各个领域。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 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 全局。制造业金融要超前谋划、超前部署,紧紧围绕制 造业竞争力的核心关键、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制造 业安全的重大挑战,强化事关制造业金融发展全局的基 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金融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实现我国制造业 金融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要以重 大科技金融创新为引领,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 金融对制造业支持的实践和操作,加快构建制造业金融 新体系,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增强我 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制造业金融体系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 是理论创新。“制造业金融”概念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 理论创新。在全球范围内,由于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的 影响,制造业上升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行业,其发展环境 与金融环境都发生重要变化,金融资本开始退出传统制 造业,制造业投资出现快速下降态势;制造业发展呈现 特殊的生命周期、创新周期、市场周期和企业周期,这 种特殊的发展规律需要特殊的金融体系来匹配。由此创 新出制造业金融的产业金融理论、知识产权金融理论、 全球价值链金融理论、全球供应链金融理论、制造业产 金科融合的金融控股公司理论、制造业政策性金融理论 、制造业科技金融理论、制造业政策协调机制理论、制 造业金融监管理论,等等。二是制度创新。制造业金融 对于制造业而言不仅仅是资金支持问题,而是优化制造 业资源配置问题;不仅仅是金融供给问题,而且是金融 赋能问题。制造业金融是制造业的血脉和心脏。所以, 建立与完善制造业金融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创新制造业金融的领导组织体系 ,建立全国范围内信息化、扁平化的现代化网络组织框 架,以制造业金融的大数据平台作为指导、战略、考核 、统计、赋能、服务等一体化组织框架,建立快速行动 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机制、国际国内协调联动机制 、产金科一体化机制、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三是技术创 新。制造业金融的成败关键在技术。要充分运用现代化 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 、传感器技术、区块链技术,设计和建设制造业金融的 科技平台和生态系统,设计与实施金融支持制造业的“ 空间站”计划,设计和建设制造业金融的大数据系统、 “四位一体”的服务与金融支持系统,为制造业提供精 准的、科学的、务实的、全面而系统的金融服务与金融 赋能系统。四是操作创新。创新制造业金融操作方案: 1)从现有的三大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单独设立制造业金 融事业部,专门从事对制造业的服务与投资。2)专门 成立国家政策性制造业金融机构,专门从事对制造业的 服务与投资。3)允许大型造业企业建立制造业金融控 股公司,形成产学研、产金科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4 )建立国家政策性制造业租赁公司,为制造业提供专门 服务。5)建立政策性专利银行和知识产权银行。6)设 立政策性基金公司和资本市场绿色通道。7)研究与制 定开放条件下金融政策操作及配套财政补贴税收政策操 作的WTO合规性,竞争中性原则。8)实施大数据大平台 高科技战略,设计和实施“制造业金融空间站”计划, 为制造业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精准的生态服务系统,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分四步走,逐步实现制造业金融治 理体系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