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5.60
折扣购买: 托马斯·杰斐逊与海盗(美国海权的崛起)(精)
ISBN: 9787550289383
唐·耶格,作家,已经出版23部著作,其中包括7部《纽约时报》畅销书。现居美国佛罗里达州塔拉哈西。 布莱恩·吉米德(Brian Kilmeade),福克斯新闻频道早间节目《福克斯与朋友们》联合主持人,美国全国性广播节目《吉米德与朋友们》主持人。曾出版过两部关于体育的作品,现居美国长岛。
1785年,也就是理查德·奥布莱恩被海盗抓获的 同一年,托马斯·杰斐逊深深地体会到,所有政治事 务,即便是大西洋**的政治事务,也都事关诸己。 托马斯·杰斐逊是一名鳏夫。1782年9月,妻子 的离世让他心如刀割,**稍感欣慰的是十岁的女儿 玛莎依然陪伴在旁。为了逃避萦绕心头的悲痛,他和 女儿总是选择在大农场散步。杰斐逊接*美国驻法大 使这一职位,也是因为这是一次让他摆脱悲伤、走出 阴影的机会。 1784年夏天,托马斯·杰斐逊与玛莎乘船抵达欧 洲。他安排女儿在巴黎的一所修道院学校上学,因为 那里的学生大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他也可以定 期去看望女儿。玛莎的两个妹妹,六岁的玛丽和刚蹒 跚学步的露西·伊丽莎白,却因年龄太小而未能与他 一起漂洋过海。杰斐逊将她们托付给妻子的半同胞姐 妹艾普斯照顾。亲子分离本就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但让杰斐逊*为痛心的则是,来到巴黎几个月之后 ,艾普斯寄信称“百*咳”夺走了他两岁女儿露西的 生命。 悲伤又一次狠狠地打击了杰斐逊,他是多么渴望 与“鹦鹉波莉”指杰斐逊的二女儿玛丽·杰斐逊,“ 鹦鹉波莉”是父亲杰斐逊对她的昵称。——编者注团 聚,于是他给活泼、健谈的女儿玛丽写信,希望她能 来巴黎一起生活。他写信说,父亲和姐姐“不能没有 你”,问她是否同意乘船来他们身边。他向女儿许诺 ,到了法国,她可以“学**键琴、绘画、跳舞、读 书还有说法语。” “我多么渴望见到你,希望你……好好的”,七 岁的女儿回信说。但她补充说,不管有没有大键琴她 都不希望前往。“我不想去法国,”她清楚地表明, “我宁愿陪着艾普斯姨妈。” 但杰斐逊执意要让女儿来法国,并且着手安排女 儿的行程。他已经失去了家人两次,所以他不想再失 去波莉,要尽*大可能来确保女儿旅途的万无一失。 他要求女儿的姨夫弗朗西斯·艾普斯为波莉选择一艘 可靠的客船。“客船不应是**次航行大西洋,”杰 斐逊说,“船的年龄不能超过四年或者五年。”他担 心冬天会遭遇暴风雪天气,于是坚持让女儿在温暖的 季节前往。提到旅行时的监护人,杰斐逊建议,“波 莉应该随品行端正的女士从美国来到法国,或者…… 一位细心的绅士。” 然而,让杰斐逊*担心的不是可怕的天气或船只 漏水,而是来自北非海盗的威胁,那是一个被称为巴 巴里海岸(Barbary Coast)的地方的海盗。对于那 些常常接近该地区的船只来说,“多芬号”和“玛利 亚号”的命运已是屡见不鲜。巴巴里海岸属于干旱贫 瘠的撒哈拉沙漠,划分为四个**,自西向东分别是 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的黎波里, 它们都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即土耳其)的统治。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