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对小学的每一步

走对小学的每一步
作者: 李红延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1.46
折扣购买: 走对小学的每一步
ISBN: 9787550238985

作者简介

李红延,清华大学附属小学高级教师。工作25年来,曾荣获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当选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届“十佳班主任”;所教班级荣获“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光荣称号。1995年至今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先后在《父母必读》《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现代教育报》等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教育论文、随笔近80篇。2000年出版家庭教育专著,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讲“小学生家庭教育20问”,现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聘请为“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课程团队主讲嘉宾。2010年提出“朴素教育”。2013年被东北师范大学聘请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内容简介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一次家长会后,很多家长围着老师询问孩子的情 况。第一个提问的是罗佳的妈妈:“老师,我们罗佳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成天不知愁,大大咧咧,您看她同 桌王小娟多好,又稳当又听话,我老让她跟王小娟学 ,可就是比不上人家,怎么办呀?” 等老师接待完罗佳的妈妈,一直在教室后面看墙 报的王小娟的妈妈走了过来。显然,她没有听到刚才 罗佳妈妈的话,她对老师说:“您看,我们家小娟就 是太老实了,不爱说不爱笑,您瞧她的同桌罗佳多招 人喜欢,又活泼又开朗,我们小娟能有人家一半儿, 我就知足了。” 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两个孩子都不错,但 在自己妈妈的眼里总比别人家的孩子差一截,而妈妈 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孩子的“缺点”正是别的家长 羡慕的“优点”呢!不妨假设一下,如果罗佳变成了 王小娟,王小娟变成了罗佳,她们的妈妈会满意吗? 当然不会,也许她们还会觉得以前的那个孩子更可爱 。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普遍比较高,都希望 孩子好上加好,但如果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比别 人家孩子的长处,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是 很难改变的。有的孩子在婴儿期就表现出很难看护, 对不良刺激反应强烈,爱哭闹;而有的孩子则容易看 护,饮食、睡眠有规律,不爱哭闹。这两种孩子长大 后,很容易形成不同的性格。 孩子的性格很难选择,但是家长可以好好分析一 下:自己孩子的性格中,哪些是积极的,应该鼓励的 ;哪些是消极的,应该克服的。我们以罗佳和王小娟 为例进行分析:罗佳是个外向的孩子,她思维灵活, 开朗活跃,喜欢和别人交往,但做事没有毅力,兴趣 爱好一大堆,却没有一项能坚持到底的;王小娟是一 个内向的孩子,她做事稳重、踏实,作业本永远是干 净整洁的,但胆子很小,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课 间也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看书。 作为家长,对待不同性格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标准 ,尽可能地发挥孩子性格中的优势。比如对罗佳,就 得要求她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充分发挥头脑灵活、表 达能力强的优势;而对王小娟,就得要求她作业质量 高,充分发挥踏实认真的优势。 在引导孩子发挥性格优势的同时,还要帮助他克 服消极方面。比如经常教育罗佳做事要善始善终、稳 健有序;鼓励王小娟要多和同学交往,勇于表达自己 的思想感情。 有的家长能认识到孩子的性格差异,可是又担心 :不同性格的孩子,成功的可能性一样大吗?这里不 妨举一个例子:诗人普希金是一个热情、直率的人; 作家果戈理却孤僻沉静、多愁善感;而另一位寓言家 克雷洛夫则是个典型的慢性子。虽然性格差异很大, 但是他们在文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因此,性格不存在好坏,关键在于教育培养。有 一个孩子胆子非常小,都十岁了,一遇到生人还躲到 爸爸妈妈的身后。在学校,老师也反映孩子上课不敢 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们一起玩的时候,他总是躲在一 旁。后来,家长经过反思,找到了造成孩子胆小性格 的原因:一方面,孩子从小体弱多病,与人接触少, 所以常常显得羞怯;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较 高,每当孩子犯错时,家长都会严惩,这就使孩子对 自己丧失了信心。 意识到这些问题后,家长开始鼓励孩子多参加学 校活动,一到节假日就带孩子去郊游、参观,开拓他 的眼界。这样,孩子的见识越来越广,积累的知识和 经验越来越丰富,自信心也增强了。由于家长调整了 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从以前的批评训斥变成了现在的 表扬鼓励,渐渐地,这个孩子消除了恐惧感和约束感 ,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告别简单粗暴的“家长制” 现在的家长常常感觉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力不从 心了。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 原因在于:现在有个性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换个角度 说,是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个性培养。比如在上一 代,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听话,可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 望已经变成自立、自主。这种变化是一种社会趋势, 反映了教育思想的改变,这种改变也对家长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壮壮爸爸认识到:现在要对孩子下命令,必须讲 清楚原因,否则要么被否决,要么招来一连串的问题 。让壮壮爸爸感触最深的是“带水事件”。壮壮刚上 学的时候,每天给他准备的是白开水,过了几天,壮 壮就提出要带饮料,还振振有词地说班上很多同学都 带饮料,什么果汁啦、可乐啦、豆奶啦……壮壮爸爸 不耐烦地说:“让你带什么就带什么,别提那么多条 件。”没想到没过多久,班主任就告诉壮壮爸爸,壮 壮经常向同学要水喝,有一次同学没给他,他就悄悄 地在别人的塑料瓶上扎眼儿。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