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0.80
折扣购买: 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解放战争系列丛书
ISBN: 9787208146167
刘统,1951年生,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1997),《华东解放战争纪实》(1999),《中原解放战争纪实》(2003),《唐代羁縻府州研究》(1998),《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2004)。
当关东军总部和伪满皇室在长春市民的哭号声和唾骂 声中仓皇登上火车向南逃窜时,苏军长驱直入,向东北的 各大城市进军。在西面,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指挥的后贝加 尔方面军以8个集团军、60个师的兵力,一路由满洲里沿 铁路线向南推进。由坦克组成的快速兵团一天前进了150 公里,翻越大兴安岭,向齐齐哈尔进军。一路由中蒙边境 穿越广阔的大戈壁,两天推进300公里,占领鲁北、洮 南,进入东北平原。然后分兵向沈阳、长春进军。 麦茨列科夫元帅指挥的远东第一方面军以7个集团 军、45个师的兵力,从兴凯湖以南地区发起进攻。绥芬 河、东宁一线是日军筑垒地区。日军经过多年经营,修建 起宽大正面和纵深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中心碉堡、坑道、 壕沟、铁丝网重重叠叠,期望以此挡住苏军进攻。苏军从 侧面迂回并封锁筑垒地区,用坦克在原始森林中开辟道 路,向牡丹江挺进。另一路沿图们江向朝鲜进军。 普尔卡耶夫大将指挥的远东第二方面军,以5个集团 军、23个师的兵力,在黑龙江区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黑龙 江和乌苏里江,沿松花江南下,逼近佳木斯。 苏军参加远东战役的部队,是在攻克柏林后从西线调 来的精锐部队。他们久经战争考验,擅长大兵团协同作 战。战役开始后,各部队以多路机动迂回的战术,步、 炮、坦克、航空兵密切配合,显示出现代化战争的强大威 力。苏军轰炸机群的密集轰炸,迅速摧毁了日军后方的一 批重要基地。苏军炮火之猛,坦克集团冲锋速度之快,都 是日军从未见过的。相比之下,曾经骄横不可一世的关东 军不仅兵力相差一倍,飞机、坦克、火炮的质量也差得 远。在苏军的猛烈进攻下,日军很快丧失了抵抗能力,伤 亡惨重。绝望的日本军官只有剖腹自杀,向天皇献上最后 的忠诚。 苏军的攻势如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只是当苏军坦克 油料耗尽时,才能使进攻暂时停顿。8月12日,近卫坦克 第6集团军在翻越大兴安岭,到达突泉后,因油料耗尽集 结休整两天,等待后方补给。日本空军乘机从齐齐哈尔机 场轮番起飞,向苏军发动空袭。一些日本飞机弹药用尽 后,便一头扎向苏军坦克,同归于尽。从12日到14日,第 6集团军损失坦克汽车150余辆。在乌苏里江畔的虎头筑垒 地区,以四个小山丘为中心分布着400多个火力点和66个 火炮阵地。储存了可供万人使用三个月的粮食弹药。在苏 军的迂回包围下,虎头筑垒区与总部失去联系,3 000多 日军、伪军和日军家属在这里负隅顽抗。战斗持续了半个 月之久。苏军火箭炮对日军阵地进行密集射击,并用大量 炸药炸毁坑道口。用火焰喷射器和汽油向内喷射,窒息里 面的日军。还切断了水源电线。在阴暗潮湿的坑道内,由 于人员拥挤,严重缺水,死尸无法运出,腐烂后空气混 浊,造成痢疾流行。当虎头战斗结束时,坑道内生存者仅 40人。① 抵抗到底的日军毕竟是少数。关东军总部的撤退造成 了指挥系统的瘫痪,不仅各地日军部队与长春失掉联系, 东京大本营也得不到关东军的详细报告。沈阳、长春等各 大城市的火车站都是一片混乱,准备逃难的市民为了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