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
ISBN: 9787559485540
王慧骐,生于扬州,现居南京。中国作协会员。曾任江苏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辑、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兼《东方明星》月刊主编、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图书编辑出版中心主任。出版作品有《月光下的金草帽》《江南素描》《青色马文存》等二十余部。
山呀水呀地看了一圈回来,还是过一日三餐、楼上楼下、脚踏实地的寻常日子。 这就是你记忆中的城市,它因为那些亲切而生动的身影,而令你长久地回想。 面对生命中再大的困窘,也努力把日子过成山水皆有的阔绰。 他们想做一次人生的溯游,像鱼一样回到当初产卵的地方,哪怕只在水边站一站、停一停,捞几片已然沉底的那些久违的暖意。 两个孝子走在一块儿,就不用担心他们的事会搞不成,因为他们会对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在人的海洋里,你若认真观察那些或疾或缓的脚步,一定能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生命的壮观。 那是一种精神的返乡,所有关于父母和我们之间发生的过往,都将在记忆深处一次次地复活和再现。 人至晚年,有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真的是件很快乐的事。 好风景是给人看的,但再好的风景却又是带不走的。因此,好风景其实是用来念想的。 我们坐在一块,饮酒,说笑,那是我们心灵深处在企盼一种回归。尽管我们清楚,人生的这趟列车距离童年那座小站已愈来愈远,但我们心犹不甘,我们仍想回到过去。 虽然是自斟自饮,却很注重仪式感,这其实是一种对待生活的热情。 每个人在城市面前都是过客,都留不住,会走的。 所谓白纸黑字,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怕也是一下子消亡不了的。 那年七月,我们在南京街头 那是三十年前——1993年的7月。我在一家出版社和几个同事做一本文化杂志。当时社会的年轻人对一些港台歌星比较关注,在做这本杂志的创刊号时,我们引进了造势的商业理念,事先策划了一个“创刊号封面人物竞猜活动”,在多家报刊上发布广告,试图给尚未见到新刊的读者制造一种悬念。这一创意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成功,参与竞猜活动的信件从全国四面八方雪片般飞来,每天邮递员要驮好几袋信件送到编辑部。人手不够,我们紧急联系了一批附近学校的大学生课后来帮助拆信,并做分类登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共收到参与信件一万两千余封,最后选定“竞猜”得票最高的香港歌星郭富城作为创刊号的封面人物。 选定封面人物的同时,我们组织和自采的各类稿件也陆续到位,紧接着版面的编排设计包括印刷,也都在这一年的6月底全部顺利完成。7月5日我们在南京的一家酒店举行了首发式。也就在当天,我们签约委托的发行商已将13000多册的创刊号杂志铺到了南京大街小巷的报刊零售点上。那年只有28岁的年轻帅气的身穿红色夹克衫的郭富城作为封面人物的大16开杂志,在报刊亭上显得特别耀眼,引人注目。几乎与此同时,发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的十几万份杂志也都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先后到达,经由多位发行人员之手,“着红衫的郭富城”一夜之间登陆了大江南北。 那时候,编辑部的几位同志都很年轻。我家住在光华门,每天上班往高云岭去,一路上我骑的自行车会在途经的每一处报刊零售点上停一停,向老板打听一下我们这本杂志的销售情况。有的告诉我卖得不错,说没几天就脱销了,我便让他找谁谁谁再补一点儿。有时候会向老板递上一根烟,跟他聊聊家常,问他买杂志的人一般都多大年纪,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不光是我,其他的几位同事也都这样,每人负责一条线路。甚至中午也会放弃休息,到单位附近的一些摊点去转转。那一段时间我们基本每天都会在编辑部相互通气,分享各人的所见所闻,每个人的脸上都呈现出喜洋洋的气色。这情景,颇似种地的农人,看见自己亲手栽种和侍弄的庄稼,在时光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那一年的7月,记得南京是一如既往地热着,而我们似乎全然不觉地一次次奔走在这里的大街小巷——办一本卖得好、受欢迎的杂志,是我们当时那批人最为真实的一种理想。当然,也不仅是这个7月,后来的几年春夏寒暑,我们也都这样认真而执着地跑着。甚至一些熟悉了的摊点,我们还会把最新出刊的杂志,捆扎在自行车上给他们送去。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三十年了,这世事之变令人目不暇接。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当年十分红火的报刊亭几乎已不复存在。站在今日怀想过往,所幸我们的内心还存有这样的底片。我想说,我们也曾年轻过,也曾用激情与汗水种过一棵叫作理想的树。 寻常烟火 最抚人心 一日三餐,四时五味,这正是生命本来的样子。门口的包子店、发屋的老板娘、天泉湖边的农人、病房里的故事、太湖上的水利人……他们应当是快乐的,忙碌,让他们没有精力多想。 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 无论走多远,看到多少风景,总忘不了祖父忙碌的背影、父亲在院子里炒花生的情景、母亲端来热腾腾的粥、少年时友人亲密无间……人生的列车距离童年那座小站已越来越远,但我们心犹不甘,我们仍想回到过去。 莫问前程 山水阔绰 “多少年后我还记得你在路上,你在扬子江上,风吹着你的头发,它们如旗帜飞扬。”年轻人啊,要沉住气!日头不会辜负云,也不会辜负辛勤耕耘的你。从工厂到杂志到出版业,从扬州、江都到南京、苏州,风靡一时的《东方明星》杂志,冯亦同、金实秋、叶兆言……那许许多多可爱的的人,正安静地做着最慢的事。